2013年春夏的几个月,笔者更是在台北修了一门化学课。顺丁烯二酸,加在粉类食品里既滑嫩又有韧劲;皂黄,加在台湾北部名产豆干中卖相好看且防腐;用于生产玻璃的硼砂,加在食品里令口感爽脆……还有劣制酱油、辣酱等在各大夜市横行,今年的端午节卖去年的粽子。一位台北同行发挥了超级幽默:“过了端午就是中秋了,快查查月饼吧,否则我买回来的月饼掰开来会发现一张小纸条,上写:反清复明。”
这样的新闻听起来并不“雪耻”,因为大陆的地沟油、瘦肉精也在不断恶心我们的肠胃,“黑心”不再局限于一地一事,而成了两岸共同之痛。此时,嘲笑、偏见、比谁更黑就太没格局了,当务之急是两岸彼此打量食品监管的教训与经验,更有力地打击黑心,保卫食品安全。
两岸食品安全通报机制现在显得尤为重要,你那里有了顺丁烯二酸,我这边也要查一查;你那里有了地沟油,我这边可以提供一些查验的方法。如果说两岸关系要深化,就请从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吧,相信这是最没有争议的。
(原标题:“黑心”食品连环爆 两岸应合作保卫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