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亿欧导读 ] 外卖、私厨......各类新兴餐饮品牌平台层出不穷,可年后上班不到两个月,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吃不起”“不敢吃”外卖,挑挑拣拣半小时,最后仍然楼下7-11;年前楼下火爆的悠米盒子悄悄撤走,乐栈也冷冷清清......
年后上班不到两个月,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吃不起”“不敢吃”外卖,午餐时在各大App上挑挑拣拣半小时,最后仍然选择下楼吃;年前楼下火爆的悠米盒子保温柜悄悄搬走,乐栈也冷冷清清;一到饭点公司各大外卖配送员的到餐提醒越来越少,小伙伴自觉下楼......
2015年末,亿欧网曾组织两次外卖预订调研,后每天搜集订餐反馈,但截至现在来看,大家选择外卖越来越少。从反馈情况来看,年后外卖水平跟不上用户对餐品的要求水准;外卖平台上餐厅排名顺序更新,常吃的找不到;补贴力度下降,外卖性价比降低;天气转暖,上班族更愿意利用午休出去走走......
这些表象之外,年后外卖O2O行业也是热点不断:食品安全、配送员罢工、餐具不卫生......回顾一下年后频发的餐饮食品安全方面新闻:
1)“黑餐厅”制作的“黑外卖”,敢吃吗?
3月15日,饿了么成为315晚会首家被点名企业,一时行业内哗然,各色解读迅速覆盖社交网络。随后,饿了么采取一些列措施如严查线上餐厅,下线不合格商家等。随后一段时间,亿欧网记者发现以前常吃的几家餐厅都搜不到了。。
2)私厨共享,前路在哪?
3月22日,e袋洗首次社区经济尝试项目“小e管饭”停止运营,项目负责人离开公司,据悉项目关闭是由于政府对私厨项目的管制,文件内容为:“入网食品经营者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散装熟食、无包装的散装食品。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个人,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自制的食品。”
3)餐厅冒牌,吃出了问题,谁来“背锅”?
绿茶将美团网和全国22家假冒“绿茶”餐厅告上法院,以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索赔2670万元。据悉,自2014年初至2015年11月,涉嫌侵权的“广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其连锁经营的3家餐厅,在美团网被团购59465次,销售额高达535.185万元。外卖平台上多家冒牌绿茶餐厅半年内营业额超过500万元。4月1日,美团方面称公司收到了“绿茶”的起诉材料;4月6日,绿茶在官方微信上表明:绿茶餐厅都是直营的门店,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为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请认准绿茶餐厅标示,在以下绿茶餐厅进行消费;绿茶餐厅谴责利用绿茶餐厅的名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并保留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并展示绿茶截至2016年3月,共有餐厅58家并披露餐厅地址及联系方式。
4)传统老店也挡不住食品问题?
京华时报微信公号上一篇名为《一号暗访|和合谷废弃包子循环卖 员工如厕后直接做饭菜》的文章又一次挑起食品卫生话题,文中称一名记者“卧底”和合谷朝阳区霄云路店,发现店家运营中一些列不卫生行为。4月6日凌晨三点钟左右,和合谷在官方微信上发表声明:对四月六日20:49分,京华时报微信号上报道个别店铺没有遵循和合谷运营操作标准的情况,和合谷公司管理层第一时间到达该店铺,对其进行现场检查,我们将就这一事件立即进行认真的调查追踪。如问题属实我们将严肃处理,并坚决贯彻和合谷现有规章制度与操作标准,给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和合谷的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些话题之下,是餐饮行业食品卫生安全的诟病。互联网这阵风来的太快,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行业兴盛下藏有隐忧,细分行业中,以外卖O2O、私厨共享、私厨上门平台最受争议。抢流量争市场,烧钱成为外卖O2O甩不掉的标签,但为保证配送时间和配送质量,外卖平台在经过不断试错后又纷纷发力线下物流配送--自建或合作。在物流配送趋于平衡的时候,达达开始做外卖O2O平台派乐趣,一时间其合作方的外卖配送受到不小影响,随后激发美团外卖发力美团专送、百度外卖加码百度骑士、饿了么力推饿了么专送......
现如今,外卖配送趋于一个小时内稳定时间,行业格局已成规模,食品安全再次被提上议程。有关外卖平台入驻餐厅证照齐全、私厨平台是否合规合法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在外卖平台与商家互惠互利表象下,平台对餐厅审核不严,相关流程缺失无评判依据等问题逐渐暴露。而随着平台对线上餐厅的整顿,近期外卖平台补贴力度和配送费用明显提高,而短期内用户流失无法避免。
不过,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力度的加强,行业水准被提高,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外卖平台与餐厅之间也将更加明晰。对餐厅而言,将互联网作为提高效益的工具而非恶性竞争的舞台;对平台而言,入驻餐厅的口碑就是平台口碑建立的基石,明确自己平台方定位,不至于因眼前小利而丧失长远。不过现在来看,外卖平台餐厅的整顿肃清还需不短的时间,对餐厅的把握和对食品卫生的把握是餐饮平台的挑战也是机遇。随着传统品牌的积极触网,互联网餐饮品牌应该学习传统老店沉淀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匠心。毕竟跟随用户成长的平台才是有未来的平台。
本文作者张俊宝,亿欧网专栏作者;微信:moseqingqian(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搜索并关注“亿欧网”微信公众号,更方便的获取“互联网+”产业资讯。(微信号:亿欧网;ID:i-yi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