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丨上海报道
近期,一场不记名的比赛在上海大学生中进行,为啥不记名?因为要保护同学们的隐私。
7月29日,上海市人类精子库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暑期大学生精子大比拼第一阶段结果:浓度最强的选手是正常值的7.9倍,来自上海交大;活力最强是正常值的2.6倍,来自上海电子信息职院;综合数据最强来自人大……
“遗憾的是,评比结果只以匿名方式公布,所以,这一次只能做‘无名英雄’了。”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今年大学生暑期比赛就一次,但会分3次来总结,每15天总结一次,共有20多所高校学生来参加比赛。
取精室入口,女士免进。《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能达到捐精标准的志愿者就像考试得了85 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常年招收捐精志愿者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位于仁济医院北院3 楼的上海市人类精子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交大同学精液浓度最强,是正常值7.9倍
最终结果显示:浓度最强的选手来自上海交大,为1.18亿/ml(是正常值的7.9倍),该选手综合实力也很强;活力最强的选手来自上海电子信息职院,为83%(是正常值的2.6倍),不过该选手的精液体积仅为1.0ml;精液量最多的选手也来自上海交大,为8.0ml(是正常值的5.3倍),但该选手的精液浓度略低;精子畸形率最低来自海军医大,为82%(是正常值的0.85倍),不过该选手精液体积只有0.6ml。
最后,综合实力最强的选手来自人大:浓度1.06亿/ml+活力70%+精液量4.0ml。
据工作人员介绍,精液的两个主要量化指标包括:一是精子总数,反映睾丸的生精状况和睾丸后管道系统的通畅程度(前向精子的总数最为重要);二是体积,它反映的是腺体分泌能力。
此次“获奖”的捐精者,他们的精子将用来干吗?
对此,上海市人类精子库负责人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除了评选之外,采取自愿入库的方式,如果对方愿意,会与他们签订协议,将他们的精子纳入上海人类精子库,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
“由于整个捐精过程需分多次进行,需要往返医院多次,持续约半年左右时间,这些补贴包含交通费、营养费等,补贴金额根据捐献次数、精子质量等不同,最高可给予7500元。但必须明确的是,整个捐精的行为是无偿的,并不是让大学生来卖精子,我们对捐献者的信息也是绝对保密的。”这位负责人表示。
能达到捐精标准的志愿者就像考试得了85分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从1987年开始筹建,1992年经上海市卫生局审核批准试运行,2003年3月20日正式启动上海市第一家人类精子库,2012年9月搬迁至仁济北院生殖医学中心。
7月31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位于浦东新区灵山路845号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北院三楼,这里就是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此次暑期大学生精子比赛的“场地”。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七八位男士正排队准备捐献精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翻阅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的官方公众号后发现,类似的“精子大赛”活动前几个月已有过评选,但样本的范围更广,“选手”不只是大学生。如今年6月选出的精液浓度最强的选手,最喜欢运动,浓度是正常值的18.8倍;5月的某位选手精液量最强,是正常值的6.7倍。
“我们办比赛最主要目的是让公众认识、接受捐精这件事。大学生暑期‘比赛成绩’公布后,平均每天有10~20人报名捐精,咨询电话也络绎不绝,但因各种原因,来现场实际捐赠的不到40%。”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对于捐精志愿者,各项基本条件的“硬指标”一个也都不能少,比如要常住上海的中国公民、20~45岁,净身高165cm以上。对视力也有要求,双眼平均近视小于500度等。学历起码要达到大专,第一次前来还要带好学历证明。
以上的基本条件都过了,还要经历至少两轮体检。
有志愿者在初筛检查的时候就落选,他们或许有疑问:“我年纪轻轻身体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正常,甚至有过生育史,怎么精液筛查会不合格呢?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的生育力出现了问题?”
工作人员回复,这不是一个仅用“是”或“否”能回答的问题。首先,精液检查只是评价男性生殖功能的辅助指标,单次的检测也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其次,为了保证冷冻复苏质量,精子库必须挑选高于正常标准的精液,而这个合格标准远远高于男性精液指标参考值临界限;再者,因为个体差异,可能有人精子耐低温能力比较差,导致超低温冷冻复苏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而不合格;还有其他一些原因等等,即便已经生育过的健康男性,也可能并不适合做精子库的捐精者。
“不适合做捐精志愿者并不代表精液质量差,而是没有达到捐精标准。捐精标准要求比较高:精液密度要≥60*10^6/ml,精子活力要≥60%。打个比方,如果用考试得100分来衡量捐精标准的话,能达到捐精标准的志愿者就像考试得了85分。所以能成为捐精志愿者是值得骄傲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浦东新区灵山路845 号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北院三楼,就是上海市人类精子库。《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精子质量经历10年“熊市”,上海提高捐精标准补助至7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