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记者 韩晓凤
穿上及膝白大褂,跟在乳腺专家左文述的身后,记者摇身一变,仿佛真成了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生。
5月5日,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二病区,跟着该科室主任左文述进行了一次查房。乳腺外科都住着一些怎样的女性?她们的乳房都得了什么病?记者在病房里见到的几个患者经历或许会对我们有所警醒。
26岁未婚姑娘失去哺乳功能有家族史的女性 30岁后定期做超声检查
8:00刚到,左文述和科室医生及进修生准时走进病房,例行查房。
26岁的姑娘吴晓敏(化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脑袋里一片混沌:为什么我的乳腺会出现问题?我还这么年轻,我还没结婚……乳腺钼靶照片上,星星点点的白色钙化点,让这位90后姑娘感到恐慌。
吴晓敏发现自己的病症非常偶然。趁着陪姐姐到医院做乳腺癌化疗的机会,她也进行了一次乳腺检查,“双侧乳腺已广泛密集钙化。”检查结果让她目瞪口呆!“没有肿块,没有溢液,什么感觉都没有,怎么就会出现问题了?”不光是她不相信,记者也难以置信,眼前这个长发披肩,一脸青春的姑娘,怎么会与乳腺病扯上关系。即便如此,已横亘在双侧乳房上的两条细长“蜈蚣”,也不会因为她的年轻而爬走。
“为了防止发展成浸润性乳腺癌,我们对她进行了皮下腺体的切除手术。”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师杨奔表示,浸润性乳腺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后,吴晓敏失去了哺乳的功能,未来即便做了妈妈,她的人生似乎也留下了遗憾。
专家点评: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市民,患上乳腺癌的几率较其他无家族史的市民高出很多。左文述主任建议,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建议20岁以后每月一次乳房自检,每年一次乳房检查,30岁以后每年一次乳房钼靶检查;对于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市民来讲,40岁之前可以定期做B超检查,40岁之后应每年做一次超声和钼靶检查。
她不配合治疗 癌细胞多向转移带病生存并不可怕,千万别放弃“你笑起来很好看,应该多笑。”检查到19床,左文述主任对着患者刘明丽(化名)幽默地说道。坐在床上的刘明丽勉强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随后又一脸的愁容。病房门开着,溜进她上衣的一股清风让平铺在右胸前的布料随之舞动,似乎在向另一侧凸起的乳房打着招呼——嘿,不久后你也一样会变得平坦。
这是刘明丽自2012年左右在该院做完右侧乳房切除手术后的第二次入院治疗,经检查,今年51岁的她,不仅左侧乳房同样患上乳腺癌,还出现了癌细胞肺转移、淋巴结转移、骨转移。
抗拒治疗、不配合治疗,让医生对她的疾病“束手无策”。4年前入院后,按照流程应该是先打4个化疗,再做手术,术后再做4个化疗。当时医生给她打了3个化疗后她就不让打了,非要求给她做手术。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诊医生郑美珠说,手术后,刘明丽仅做了2个化疗便要求回家治,但她并没有在家继续化疗,也没有按照要求到院进行定期复查,相当于放弃了治疗。今年春节前,要不是出现了胸疼、咳嗽厉害等症状,身体的恶化或许还引不起她的重视。
直到现在,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依然抗拒医生建议的乳腺穿刺活检。忧愁的面容、极度消极的精神状态,让医生和其他同病房的病友为之担忧。
专家点评:乳腺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病理,明确诊断,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式,乳腺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很重要。很多患者都可以带病生存,要做到与疾病和平共处。”左文述主任表示,对于患者而言,除了接受治疗外,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生活状态一样重要。
治疗不及时 39岁妈妈失去双乳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治愈率达70%~80%
39岁的德州患者王兰萍(化名)昨天刚刚做完乳腺手术。记者发现,躺在病床上的她,眯着眼,脸色蜡黄,精神有些萎靡不振。不知是手术本身的痛苦,还是再次失去乳房的苦闷。
3年前,王兰萍左侧乳房出现肿块,到当地医院求治:“手术切乳。”医生下了明确的诊断书。王兰萍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据陪床的家属说,两年前她就感觉左侧乳房内有硬块感,开始没在乎,后来感觉到疼痛,异常感逐渐增强,才想起到医院检查,没想到,居然是乳腺癌,而且,必须切除。
3年过去了,没想到,右侧乳房又有了转移。今年春节前,她来到山东省肿瘤医院,在经历了放疗、化疗,腋窝淋巴清扫等一系列术前治疗后,进行了右侧乳房切除手术。家长无奈地说,前后花费高达二三十万,如果刚发现时就马上治疗,也不至于如此。
专家点评:乳腺癌在恶性肿瘤中是治愈率较高的疾病,如果治疗及时,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高达70%~80%。女性朋友平时一定注意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要注意乳房自我检查,在月经结束后7至14天是最佳检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