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最近很郁闷,因为女儿总刻意在疏远她。
前不久M因工作原因,想给1岁多女儿离乳。家里老人支招,让她离家几天,说孩子见不到妈妈,饿了会慢慢接受奶瓶。于是,M就去娘家躲了一周。
离开女儿那几天,M焦虑的不行,上班时不时的就打开手机,看家里的监控,每次打开,M的心就碎一地,女儿一个劲的哭,还推掉奶奶手里的奶瓶,不停的喊妈妈…
M给婆婆打电话,说女儿太可怜,要放弃离乳。婆婆倒心宽,劝慰M不要心疼,半途而废还得重来一遍。M觉得婆婆的话有道理,所以一直坚持到女儿接受奶瓶后,才回家。
几天前女儿还是粘人的小宝贝,才离开几天,女儿就变化了。看到M不叫妈妈,M抱她,她表现的也不耐烦。
婆婆说,小孩子没心没肺的,过几天就好了。可都过了快半个月了,女儿对她还是不冷不热,M心里特别失落难过。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都建议,母乳喂养到孩子两周岁,自然离乳被认为是最好的断奶方式。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妈妈很难坚持到孩子两岁。
离乳,是孩子和妈妈的又一道难关,这是继宝宝脐带脱离母体后的第二次分离。与出生时的分离不同,出生是宝宝主动脱离母体,而离乳,大部分是被迫分离。被迫“分离”的经历是不愉快的,对孩子的心理也容易造成或多或少的创伤。
被抛弃感
三岁前,孩子自我意识还未构建完善,在孩子眼中,我和妈妈是连为一体的,妈妈就是我的全部。离乳时妈妈的决然离开,会给孩子烙上被抛弃的创伤。有的孩子容易在离乳期出现自卑、不自信,原因就是,孩子会认为是我不够好,妈妈才离开我。
安全感被削减
妈妈应该发现过,数月大的孩子到陌生环境时,会出现不安哭闹。为什么?这是他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他没有安全感。而对于还在吮吸母乳的孩子,乳房和妈妈就是他的安全地带。
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发现,5个月前,宝宝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从妈妈那儿来的。在哺乳时,宝宝视线所及的范围就只是乳房,因此,在宝宝自我建构过程中,好乳房等于好妈妈,好妈妈等于好我。强硬的离乳方式,等同于在剥夺孩子的依赖。这对幼小的宝宝而言,是非常恐怖的事。
离乳,已经让孩子失去了乳房的依赖,这时候妈妈更应该好好陪在他们身边,做孩子的精神依托,尽可能多的去安抚,拥抱他们。如果我们也离开了他们,那么宝宝受到的心理创伤,是需要很长时间去补救的。
宝宝离乳难,最关键的原因是对母乳产生了依恋,宝宝离不开妈妈。
母乳是宝宝与妈妈相互依恋的亲密时期,不管哺乳期长短,妈妈作为孩子的第一依恋人,应从同理心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感受,共情孩子的情绪,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逐渐脱离母乳。
让离乳慢下来
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可以准备一个时间表,在正式断奶的前一个月就开始“热身”,慢慢地减少喂奶的次数、并减少每次喂奶的时间,这样既能让宝宝适应并接受断奶,又能让妈妈的身体受到的刺激慢慢减少,从而慢慢减少泌乳量。
另外,在哺乳期都是宝宝自己掌握喂奶的节奏,什么时候宝宝不想吃奶了或者睡着了,喂奶才结束。但是如果一直保持很长的喂奶时间,宝宝就很难断奶。所以到了断奶期,妈妈就要主动掌握喂奶的节奏,可以在喂了一会奶之后,找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比如玩具,比如逗乐。
让离乳慢下来,逐渐帮助孩子拉开母乳的距离,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借助绘本
关于离乳,《再见,妈妈的奶》这本绘本里,有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绘本里,作者列举了小象、长颈鹿、小兔子等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都喜欢吃妈妈的奶。但是它们长大了,可以吃很多的苹果、香蕉、树叶和胡萝卜。它们可以吃很多其他的东西,所以不再需要妈妈的奶了,它们要和妈妈的奶说再见。
讲绘本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他们也可以吃很多其他的食物,也可以和妈妈的奶说再见。同时,还要记得告诉孩子,离乳并不是失去妈妈,不管什么时候,妈妈都会一直陪着你。
帮助宝宝转移依恋情绪
离乳意味着分离,分离就会焦虑,就会难过。妈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而母乳则是孩子最依恋的食物和情感。所以在离乳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给宝宝足够的陪伴。
所谓陪伴,并非要求妈妈全职在家陪伴,而是借助其他的物品。
比如最近很火的网红安抚玩具jellycat(邦尼兔)。它被称为“世界上最柔软的兔子”,是治愈心灵的良药,给宝宝无限安全感。
邦尼兔还是众多童星的宠儿。阿汤哥女儿小苏瑞的街拍中,邦尼兔是陪小苏瑞出镜最高的玩具之一。
贝克汉姆家的公主小七,也是邦尼兔的忠实粉丝,经常看见她出门带着邦尼兔和她帅气逼人的酷爸爸。
邦尼兔之所以成为网红,除了外型萌可爱,品质确实很高,不掉毛、立体精致、亲肤。最重要的是它通过了欧盟EN71和美国ASTM玩具检测标准。
每个宝宝的童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抚玩具。离乳,妈妈更需要为孩子准备这样一个安抚玩具,陪伴宝宝度过艰难期。
除了安抚玩具,奶瓶应该是宝宝离乳后的第二位“依赖对象”。给宝宝找到一个“像妈妈一样”的奶瓶,或许是给宝宝最好的依恋情绪转移方法。
对大人来说,奶瓶只是喂养的工具;
对宝宝来说,奶瓶就是妈妈;
离乳后,宝宝虽然可以接受奶瓶,但站在同理心的角度,宝宝应该更希望这个奶瓶能给自己带来安慰和温暖。这也是妈妈奶瓶应运而生的初心——让奶瓶延续“妈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