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也称为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它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一种医事活动。人的生、长、壮、老、已,是自然规律,但衰老之迟早、之长短,并非人人相同。懂得养生的人,经常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广西地处壮族聚居的南疆,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医药体系——壮医药。并且,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很多具有民族特色、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而在壮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也蕴含着内容丰富的养生保健习俗。
1.理论基础
大约在宋代之后,壮族就产生了阴阳概念。《广西通志•卷十六》(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通过阴阳概念,可以说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疾病的病因病机。壮医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及人体内部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人与自然之间,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之间,都讲究一种协调平衡关系。天地人三气同步,即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为万物之灵,同时,人也受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整个人体可分为三部:上部天,下部地,中部人。人体内三部之气也是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生生不息,从而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健康境界,这种阴阳为本,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天人自然观造就了壮族养生法的理论基础。
2.居处养生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多雨,地势不平,虫兽众多。广西先民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河畔、水田的台地上“依树积木”构建寮棚,继而创建离地而居的干栏建筑。《魏书•僚传》记载壮族先民“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壮族称房屋为“栏”,干栏建筑是用木或竹柱做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造住宅,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和贮存生产用器。这种建筑形式具有防潮防湿、防兽防虫、通风采光的特点, 对人体预防疾病十分有利。壮族的干栏文化是骆越文化特色之一。
3.精神养生
壮族每年的三月三歌圩,不仅是传播壮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和形式,同时也是壮民们交流思想感情,保持乐观、开朗、豁达和良好心情的一种方式。广西巴马是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五大长寿地区之一,那里不仅阳光好,地磁好,空气好,水质好,食物好,运动好,心态好,和谐好。而且长寿老人的人生理念为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恬淡和谐,对生活无过高的欲望和要求。他们日出而作沐自然,日落而息享宁静,时常沉浸于一种怡然自得的愉悦心境之中。巴马各族人民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在巴马聚居着壮、瑶、汉等十多个民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安居乐业。这种和睦不论是在村邻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还是在各民族、各族群的人民之间,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友好交往的人际关系。通过调神养生,使得形体健壮,精力充沛,形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均衡统一与和谐,有利于养生,促进健康长寿。
4.饮食养生
壮族喜食糯米,由糯米做出的食品形式多种多样,有红枣桂花糖糯米饭、南瓜糯米腊肉饭、竹筒糯米饭、粽子、糍粑、甜酒等。糯米味甘、性温,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壮族栽种的糯米有白、黑、红色,白糯米补脾气益肺气,而黑糯米以黑补黑(肾)和红糯米以红补红(心)的补益功效更佳。每年三月三歌圩(清明节前后),壮族地区都有食用五色糯米饭的风俗。这种分别用枫叶、红兰、乌柏树叶、黄姜、密蒙花或紫番藤等植物的根茎或花叶取汁制成的五色饭,不仅色鲜昧香.而且具有清热利湿、行气健胃等保健作用,现已成为壮族饮食文化中的代表性食品。
壮民依山傍水而居,山珍野味易取,有喜食水产、山珍的习俗。且早就知道选用高蛋白的动物食品,“喜食虫,如蚯蚓、蜈蚣、蚂蚁、蝴蝶之类,见即啖之”。广西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特别适合植物生长,一年四季均有品种繁多的蔬果出产。壮族是培植和栽种南国各类瓜果的民族之一。在壮族的传统药膳中,常用瓜果作原料,制作出各种富于民族特色的瓜果类药膳。如菠萝盅(菠萝、香菇、粉条、瘦猪肉、虾米)、山楂糕、木瓜炖猪蹄等。壮医药膳是在壮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具有食品的色、香、味,虽然加入部分药材,但由于注意药物性味的选择及配伍,讲究烹调技术,因而壮医药膳大多美味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适合于怕苦而不愿服药的儿童[4]。是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昧,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5.运动养生
壮族人民素来勤劳朴实,热爱劳动,生活恬谈而有规律。他们自少年时代起便长年参加各种体力劳动,活到老动到老,终生不止。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彩,既是劳动之余的文娱活动,也是壮族人民养生保健,增强体质的手段。比较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活动有对山歌、打扁担、舞拜、打秋千、蹂风车、打磨秋、打滚石等。在节日里还有抛绣球、赛龙舟、拾天灯等传统健身活动。此外,民间壮医创编了具有独特保健功效的壮拳,体现了壮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医学思想。
早在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创编了原始的舞蹈。在广西花山地区的左江崖壁画上就描绘有集体练功场面。壁画绘制的人像正面多为头顶太阳,打开百会,与天气相接,两手上举,肘部弯曲成90°~110°,打开劳宫,与人气相接,两膝关节弯成90°~110°,半蹲状,打开涌泉,与地气相接。侧身的人像多排列成行,两腿向后弯曲,两手向上伸张。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图,都似是一种练功引导动作形象 。这些练功导引可以调节天地人三气同步,振作阳气、健身防病,是源远流长的原始保健方法之一。
6.医药养生
壮医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壮族先民就发明了青铜针,用于早期针灸治病防病。如1985年在武鸣马头乡出土的两枚商周时期青铜针,证实了《黄帝内经》“九针从南方来”的历史记载。在壮族地区,年老体弱者,常以辟秽解毒或活血化瘀通三道两路之品垫席而睡。壮医还常选用药物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如佩挂勾办、红蓼、桐花、琼楠、婆罗门皂荚、古柯,有散寒、祛湿或清热、镇痛之效。慢性病、小儿体弱多病,选用馥郁透窜性药,以丝线串系,佩挂于颈项或戴于手腕,可开窍化湿,能辟秽祛瘴,防止毒邪侵入体内。有研究表明用含芳香解表、健脾开胃、清肺解毒之壮药研制成壮医花山药佩以预防小儿感冒,能有良好的效果[2]。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壮族家家户户都把新鲜的菖蒲、佩兰、菁蒿、艾叶等草药扎成药把挂于门旁或放置房中。并以这些鲜叶煮水洗浴,取菖蒲或艾扎成束点燃,以其烟熏屋并盛饮雄黄酒、菖蒲酒。壮族人民认为用这些方法能祛邪避瘴,并能祛湿毒,保平安。端午节这天,许多壮族圩镇都有举办药市的习俗,其中尤以靖西药市突出,药市上药摊连接,在街头巷尾,亭屋檐下,不下五、六百摊,草药的鲜采品种亦在百种以上,赶药市的人成千上万。因为壮族习俗认为:端午节的草药根壮叶茂,药力特别大,游药市可以饱吸百药之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总之,壮族养生保健方面的方法和习俗,是壮族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渗透在壮族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方面,为祖国民族文化和民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对维护人们健康都有积极作用。
广西壮医医院院长韦英才在巴马国际论坛谈壮族养生
发布:2015-12-24 06:43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次
摘要: 图为广西壮医医院院长韦英才。中新社记者杨志雄 摄 养生,也称为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它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