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现在眼前最多的还是赶来救援的身影和舟艇。”卫辉告急““一附院病人需要转运”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在微信群里传递,越来越多的救援队伍赶来增援。医院门口的学院西路已俨然成为一条“生命通道”,红色、蓝色、白色的冲锋舟、皮筏艇忙着转移病人和受困群众。看到这一幕,泪水在杨君的眼眶里打转:“患难显真情。“
C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是在26日傍晚转移的。这里的病人都行动不便,需要特殊照顾,有些患者也没能下定决心要撤离。由于医院已经停水停电,CCU主任袁宇担心后续物资供应不上,病人的治疗、康复和心理状态都可能受到影响,就反复劝说病人和家属赶紧撤离。当晚九点半,CCU的最后一个病人被转移送往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袁宇和同事们也带着抢救的必备物品一同撤离。
7月27日凌晨,第83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转运最后一批病患。刘慧超等供图
官兵从23楼抬下最后3名病人
病人被转移到其他医院后,妇产科主任医师杨君和一部分医护人员选择留下来,她说:“要站好在医院最后的一班岗”。
当天下午,杨君看到医护人员四人一组抬着坐轮椅的病人,把他们放在铲车斗里小心翼翼地运出去;用担架抬出来的患者被安放在汽艇中,有的病人面色苍白或蜡黄,鼻子上还插着塑料管,还有腿部已截肢的患者被众人送上了皮筏艇。杨君蹚着水缓缓往前走,看到有护士蹲在水里,半身已经浸湿,对着轮椅上的老人说道:你睁睁眼,千万不要睡……
解放军、武警、消防、救援队……更多救援力量仍然在向这座三甲医院汇集。7月26日,第83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紧急出动救援力量,在新乡一附院和卫辉市各点位开展救援,其中重点就是新乡医学院一附院。赶来救援的部队采取人墙战术,子弟兵在水中手拉手开启生命通道,构筑轻症、重症双通道,以最快速度转移重症患者。
最后三名病人是被解放军官兵从23楼一步步抬下来的。“不管是背还是抬,是多少层楼,不放弃任何一个人。“7月27日00:2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所有病人成功转运。转运成功后,现场医护人员鼓掌鞠躬,向参与救援的所有战士、救援队员和志愿者致谢。
27日清晨,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难得的安静。除少数留守的医护人员外,这里已经没有病人。早上六点,救援队员乘着汽艇来到了医院的9号楼门前,准备接杨君和一些医护人员离开。坐上船,他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边走还一边捞着水上漂浮的东西。有人打趣说,这是在享受着“海淘零元购”。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静静地矗立在他们身后,等着洪水退去,等着他们回来。
7月27日凌晨,所有病人转运出去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即将关门停诊,这是这座三甲医院建立125年来首次停诊。该医院负责人带领部分医护和工作人员留守医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