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家政公司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请个保姆,每月至少也要4500元,我母亲住在圣德老年护养院,每个月的护理费加餐费,才不过两千出头。”宋先生称,母亲办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医药费能报销90%左右,最近3个月,母亲的医药费只花了不到1000元。老人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3600元,足够她住在这里的花费了。
宋先生称,母亲住在圣德老年护养院有护理员全天护理,有医护人员随时做身体检查,还有青大附院的专家坐诊查房,家里人都特别放心。
专护病区的主治医师夏淑燕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的“医养康护”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常年有病卧床,需要反复住院老人的医疗需求,也解除了家属陪床的压力,此外养护院还收治了很多从大医院ICU病房转出的,需要临终关怀的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状态,延长寿命,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 记者 黄飞
村民住养老院也能报销
“在这里好,照顾我很好,比在老家的时候强多了。”近日,68岁的吕学全半躺在弘宇老年公寓的个人房间里,高兴地夸赞医生和护工们对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还竖起了大拇指。四年多以前,吕学全在黄岛大村镇老家突发脑梗被送到医院,虽经抢救脱离了危险,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需要长期卧床,吃喝拉撒全靠人照顾。“三险合一”推行后,吕学全住进养老院也能享受报销,提高了生活质量,还减少了支出。
吕学全此前在黄岛区大村镇的老家居住,生活起居全靠儿女和亲戚照料,可大家都忙,这让他十分过意不去。其中有一段时间,他身边少有人照料,为了保证日常生活,他让亲戚一次多做点饭,这样可以多吃几顿,能方便一些,最长的一次,做一次饭吃了四顿。日常的起居也不像在养老院里那么利索。儿女们为了让他安度晚年,又考虑到他的健康情况,便让他住进了弘宇老年公寓。记者问他花了多少钱,他说都是孩子们出钱,他不操心这个。
住进养老院后,原来参加新农合的吕学全无法享受长期医疗护理和其他城镇居民、职工的多种医保政策,花费上也只能稍高一些,去年初我市施行“三险合一”,原来的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并实现了政策共享。“他因为长期卧床,可以享受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策,能报销八成的医药费,对原来不能享受政策的他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弘宇老年公寓工作人员介绍,老人每月的养老费是1600元,收费标准不算高,在医疗方面,老人每月的医药费支出总额是1700元,经过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要花350元左右,少的时候还不到300元,正是因为“三险合一”的好政策,才让他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共同享受政府的好政策,这在一年多以前,是几乎难以想象的。
采访的最后,吕学全含着泪说,自己没有什么更多心愿,就是特别感谢好政策,和前几年在老家相比,如今的生活好了不知多少倍。 记者 陈珂 实习生 李思佳
村里建起健身广场
“现在村里真是大变样了,咱现在也和城里人一样能在村里健身了。”近日,在胶州胶西镇孝源店子村健身广场上,73岁村民刘桂兰一边和邻居唠嗑,一边在脚踏健身器上双脚来回活动着。这两年,刘桂兰所在的村庄不但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还享受村里发放的各种福利。发生在孝源店子村的变化,也是胶州市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一个缩影和样本。
记者来到胶西镇孝源店子村,以往村里的土瓦房已经被崭新的大瓦房替代,房前房后也都植有草坪和树木,健身广场不时传来孩子和老人的笑声。
村内街道全部硬化,站在村里大街上,与繁华城市相比,这里天空很蓝,空气也很新鲜。“以前和现在那是没法比,那时俺村什么样?出门一脚泥,一下雨,全村就变成了大泥塘子。家家户户都养着牲口,还把牲口拴在门外,大街就成了牲口吃喝拉散的‘牲口圈’,到了夏天,站在村口都能闻到牲口味。一场雨后,大街上泥汤伴着牲口的粪便,蚊子苍蝇一大片,简直没法走。”刘桂兰说,从2013年开始,镇上出资先后把村里几条街道全部硬化,在大街两侧,还专门设置上了绿化带。
“现在不光有的玩,村里还定期发放福利,大家伙儿的日子丝毫不比城里差。”刘桂兰说,村里还设了一个文化大院,院里设置了图书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室,全部免费开放。400多户村民都纳入了养老保障体系,困难家庭每年都能领到救助金,村里还出资给每户村民投保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逢年过节还给村里60岁以上村民和老人免费发放大米、花生油、鱼等生活物品。这几年,胶州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主要以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这“五化”建设稳步推进,目前他们当地农村基本都完成了这“五化”任务。 记者 牟成梓 通讯员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