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官网近日发布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于1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并召开视频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消息称,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要根据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合理调配儿科医务人员力量,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儿科医务人员不足时,可以对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充实儿科医疗力量。二级以上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帮扶,调派儿科医务人员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巡诊、培训、指导等。
新华网此前报道称,2015年12月1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对外声明,由于急诊儿科医生人手不足,医院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危重症患儿。随后,南京一家医院曝出,因唯一的儿科医生生病,停诊数月。
另据“医学之声”微信公号今年2月3日消息,广医二院从2月1日起暂时取消儿科急诊下夜开诊,广东省水电医院2月7日起停止夜诊。
看病难,看儿科更难是许多家长难言的痛。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名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风险高。由于患儿处于生长发育期,病情瞬息万变,医生们必须保持高度的精神紧张。加之大多数家庭一家只有一个宝贝孩子,面对病情,家属因为心情急切而对医生的指责、辱骂就成了常事。
社会对儿科的重视程度和认知逐步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儿科医生培养周期需要11-12年,现在缺口应是10年前的问题。1998年教育部招生目录取消了儿科专业设置,而近年来儿科降分录取等因素,使得儿科专业被认为“低人一等”。
因此,业内人士建议,在医学院校中恢复儿科专业,同时加大对儿科医生的规范化培养,增加儿科医生的待遇、理顺发展机制,让更多人愿意投身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