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也是缓解大医院资源不足,小医院无病可医的一个重要环节。毛群安指出,大医院比如说三级综合医院,可将经过手术之后病情平稳进入康复期的患者,下转到基层医院,通过明确不同级别医院的功能定位来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基层医院将在承接双向转诊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据了解,为了解决分级诊疗难题,北京、上海等地探索用医联体等多种方式。医联体由大医院牵手小医院组成,一般由一个三级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区县医院)作为核心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多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的眼里,医联体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通过传帮带,将大医院的先进诊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基层。通过大医院专家到小医院出诊等形式培养基层医务人员,让他们自己逐渐强起来。相关人士透露,截至2015年11月,北京市已成立了包括38家核心医院、382家合作医疗机构的38个区域医联体,到2016年底将建成50个医联体。
除此之外,分级诊疗目前面临着医保政策衔接的问题。毛群安指出,机构之间的转诊不再收取额外的费用,这些属于医保政策的支持。不同层级医院初诊医保报销的比例不同,通过经济杠杆、柔性措施,引导患者自觉自愿到基层就医,患者可以理性的选择到底应该到哪个医院看,以最大程度的方便患者就医,这样就能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分级诊疗带来的便捷和益处。
“目前各个地方都在把试点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按照国务院分级诊疗制度的顶层设计,通过多部门进行协调,进行政策的配套,最终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共同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格局。”毛群安说。
编后:
经过记者在北京多个三甲医院的走访和对患者的随机采访发现,医院挂号难还是集中呈现在著名医院的知名科室。结构性挂号难是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解决结构性挂号难还是要从发展基层医院的人力、物力着手,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破解看病难。
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体系。这不仅能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也是带动健康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还需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在推进医疗改革的同时也要完善相应的对基层医生的激励体制,从而让患者留在基层,让好医生“长”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