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孩子排队看夜诊。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图
“这是一例4岁患儿,昨天收治入院,发热咳嗽持续9天,全身有皮疹,检测出白细胞偏高,我们考虑可能是川崎病,对她的治疗方面是否有好的建议,在抗生素的使用方面有哪些注意点?”
1月8日早上10点20分左右,上海金山医院儿内科医生龚敬宇坐在会议室,第一次通过“远程会诊”,与远在55公里外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生徐家骅“面对面”讨论这例疑难病的诊断。不到10分钟,徐家骅就开出了一张详细的“会诊单”。
这次远程会诊得益于“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简称“复旦儿科医联体”)。2014年4月26日,在复旦大学医管处统一协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在国内率先建立儿科医联体,涵盖10家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辐射范围横跨上海9个区,金山医院便是其中一家成员单位。
上海市卫计委方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儿科医联体可以通过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把好的技术带到基层和郊区、畅通双向就诊渠道等方式,尽可能地将患儿留在家门口的医院看常见病、多发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就诊难的局面。
把患儿留在家门口治疗
儿童看病难已成为全国普遍问题,上海也不例外。业内人士指出,问题关键还在于优质儿科医疗资源集中在几家市级专科医院,这对住在郊区的居民来说很不方便。
2年前,家住金山石化地区的沈先生也抱着这种想法,他清楚地记得一次带儿子去市区看病的经历。
“那时候儿子1岁不到,因一场感冒发烧全家人都急了。”沈先生回忆说,早上5点多他先坐公交车首发班次赶往市区儿科医院,花费1个半小时到医院,排队挂号,他的妻子则在7点多抱着儿子乘车出发到医院,“从排队看门诊到最终看完,足足花费了5个多小时,最后配的药还是和金山医院一样。”
如今,沈先生的儿子已满3周岁。这两年来,他大多数时间都带孩子在家门口的金山医院看病,这一切得益于儿科医联体的建设。
2014年4月26日,复旦儿科医联体建立,金山医院于2015年1月30日被正式授牌,与儿科医院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信息共享四个方面开展合作,来自儿科医院的儿童肝脏疾病专家王建设教授成为了金山医院儿科的学术主任,长期驻扎在金山医院。
经过一年的尝试,这种模式初见成效。2015年金山医院院方数据统计显示,该院每天门急诊量在4000人次左右,儿科成为就诊量最高的科室,平均每天742人次,儿科门急诊较去年同期增长16.7%。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科补液数目连年递减,从2012年至2015年降幅达40.7%,门急诊抗生素使用率从70%以上降到40%左右。2015全年儿科无纠纷事故发生。
就近就医比例有所增加
“儿科与成人学科相比,看病难的情况更加突出。”复旦儿科医联体秘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王艺分析,因为儿科就诊急、就诊高峰与成人不同,往往集中在非工作时间,重复就诊率又高、风险大,花费的时间均有不同,儿科就诊难的瓶颈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儿科专科医院。
2000年-2011年,儿科医院门急诊平均增长率达13.5%。“近年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专科医院儿科医生队伍的增长已经赶不上需求,但我们可以把技术辐射到更多的综合性医院、郊区医院、社区医院等,让患儿可以在家门口的医院就享受到儿科专科医院高水平、同质化的诊疗水平。”王艺说,复旦儿科医联体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复旦儿科医联体选取的这10家合作医院,覆盖9个区,包含市区以及远郊,约占上海全市儿科医疗服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儿科医联体并非简单的组合,每家医院结合原有特色学科,其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如附属妇产科医院侧重新生儿科,附属浦东医院因邻近迪士尼乐园,将重点聚焦儿童意外伤害救治及危重症转运,青浦区中心医院则侧重儿科呼吸科,华山北院则侧重儿科皮肤科。
随着儿科医联体的发展,金山医院成为首家开展“远程医疗”的单位,2016年这种技术将会覆盖到更多成员单位医院,儿科医生以及患儿不再需要来回跑医院,即可实现网络诊断以及电子病例的分享。
通过1年半的建设和发展,复旦儿科医联体取得实质性成效。儿科医联体各成员单位服务量提升,就近就医比例增加,转出病人数明显下降,急诊抢救能力明显提升。
“这一年半来,医院普通儿内科病人明显减少,仅去年大概就减少6万多,但是专科病人比例却上升了10%。”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进一步介绍说,主要医联体下属医院最大变化就是转诊普通病人平均减少500例以上,儿科医院接受转诊患儿为主的新生儿科患儿也有所减少。
不仅仅是“复旦儿科医联体”,近年来以区域为特色的儿科医联团队也逐渐在缓解儿科就诊难方面发挥作用。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进社区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方面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积极推进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
王艺透露,儿科医联体首先将以闵行区为试点,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医院,其中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望建立儿童康复基地,使那些在专科医院接受过手术治疗的脑瘫等患儿回到社区进行进一步康复训练。
“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疗服务靠的是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黄国英指出,儿科医联体还将发挥成员单位地域优势,推进儿科医联体纵向发展,将优质儿科资源辐射到社区医院。
此外,儿科医联体将与闵行区卫生计生委合作,推动建设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闵行协作网。由儿科医院、三家闵行区综合性医院及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形成“儿科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儿科-社区全科”的纵向儿科医疗联合体,构建区域内合理儿童医疗网络,创新现代医疗和健康管理模式。
同时将会开设联合门诊及联合病房。“儿科医院计划与妇产科医院开展围产咨询随访联合门诊、与华山北院和闵行区中心医院开设联合病房,探索儿科运行新模式。”王艺表示。
此外,医联体以及儿科医疗联合团队的信息化建设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儿科医疗联合团队将会逐步建立区域内疑难病人的视频会诊机制,开发床位信息共享平台,有效利用床位资源;而儿科医联体之间将逐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临床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加强各类专业人员实时线上培养,进一步促进三级医联网络的信息对接与共享。
破解看病难:复旦儿科医联体覆盖上海九区,患儿在家门口就诊
发布:2016-01-13 16:5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次
摘要: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介绍说,主要医联体下属医院最大变化就是转诊普通病人平均减少500例以上,儿科医院接受转诊患儿为主的新生儿科患儿也有所减少。
上一篇: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精细管理使惠民制度化 下一篇:调查强拆医院,谁在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