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沧州建原料基地 药企自给自足

沧州建原料基地 药企自给自足

发布:2015-12-17 21:58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原标题:沧州建原料基地药企自给自足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引进了52家高端产业,其中9月底新落户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大楼已经建成。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招商服务

  原标题:沧州建原料基地 药企自给自足

沧州建原料基地 药企自给自足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引进了52家高端产业,其中9月底新落户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大楼已经建成。

沧州建原料基地 药企自给自足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招商服务中心新增了医疗器械互动区域和重点项目产品展示区,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医疗器械设备。

沧州建原料基地 药企自给自足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转型升级后的北京协和药厂实验室,实验人员正在研发药品。

沧州建原料基地 药企自给自足

  位于大兴区的生物医药基地,容纳了北京近一半的医药企业。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改造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截至目前,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已对12家未取得国有土地证的项目进行拆除腾退,盘活建设用地390亩,土地收回已重新上市。同时,就地关停家具、钢构等9家传统制造企业,还将北京协和药厂、太阳大地纸制品厂等6家企业的生产环节外迁。

  除了疏解,升级也同步。目前该基地已经引进52家高端产业,涵盖医疗器械、诊断医疗、大健康服务等创新产业,并承接了位于北京中心城六区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科院药物所等33个迁建项目,疏解了中心城区办公面积39万平米,疏解就业人口11000人。

  制药原料受限企业难发展

  位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北京协和药厂已有近60年历史,是北京的老牌药厂,主要负责生产多种化学原料药以及固体制剂。今年,其生产厂区悄然发生着变化。

  说起过去的情况,协和药厂厂长赵立敏打了个比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虽是老牌药厂,以前协和药厂的原料生产基地捉襟见肘,原料药生产车间规模都比较小,80%的制药原料都需要从外地企业购买。

  按照每年制剂销售为20%的增幅,原料对于制剂的供应很紧张,每年都要加班加点地去生产。

  没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医药产品生产就要受控于人。赵立敏说,“例如有些产品以前是1500元一公斤卖给我们,后来可能一转身就涨到7500元,这样的话产品销售连成本都裹不住。”

  与北京协和药厂情况类似,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大多数医药企业以前都曾面临这个问题。

  “这个‘米’都不给你供应,企业很容易就死了。”赵立敏感慨,北京的医药产业如果没有原料产地,医药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没有保障,和外地医药企业竞争的话,“‘被掐死’是很容易的事。”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园区面积有限,想再建厂房扩大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况且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环境下,在北京建厂房也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怎么扩大原料基地、去哪儿找厂房用地、怎么调整生产结构……这些问题一度让赵立敏犯了难。

  面对这种困境,近几年也有一些北京的医药企业自己琢磨法子,尝试到外地买地建原料厂。有的成功了,有的并不乐观。

  沧州建厂原料自给自足

  去年,赵立敏得知一个好消息:北京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就要落户河北沧州了。

  经过北京和河北两地多次沟通,今年1月,北京市经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厅共同签订了京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北京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落户河北沧州。

  有了沧州产业园的保障,不少企业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原料厂有着落了。

  作为首批入区企业,北京协和药厂现场签约,购买土地100亩,用于其原料药分厂建设。协和药厂计划投资2亿多元,将建成4万平米左右的厂房。

  “沧州原料厂建成后,我们将能保证原料的百分之百自给自足。”赵立敏说。

  今年以来,协和药厂生产厂区原料生产逐步外迁疏解。以后,北京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将承担原料合成环节,将从沧州当地雇用约100个员工,还将派去10多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而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厂区则主要负责高端生产、研发和销售。

  原料基地外迁,一方面解决了协和药厂原料药供应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未来新药品种的生产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研发部门、制剂车间等环节也在改造升级。

  北京协和药厂技术总监张猛说,后续研发的产品中,部分一类新药的原料药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需要自己生产,生产厂房的迁出将满足他们在研发和生产新药方面的需求。

  “北京的企业要有北京的风范,外迁并不是把企业平移、把污染带过去。”赵立敏说,原料基地迁到沧州后,产品也要升级换代,设备要更新,废水、废气、固废等环保环节要做得好,打造高端原料园区,达到“绿色制药”的目的。

  除协和药厂外,四环科宝、京卫、悦康3家企业也在河北沧州选址建设原料药生产基地。

  “外迁并不是把企业轰走,而是把不能在北京生产的这部分带到外地去,为当地做贡献的同时,也为园区的发展做贡献。”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工委书记田德祥说。

  目前,四家医药企业共购地800亩,正在办理前期审批手续,计划明年开工建设,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医药行业属于北京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不在北京市限制行业目录中,需要疏解的只是它的原料药生产环节,药企的制剂合成环节和销售环节仍留在北京。后续,北京将有30多家医药企业到沧州建原料基地。

  造纸厂外迁生产线扩4倍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在疏解医药原料药生产环节的同时,另一疏解重点放在了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相符的非医药类企业上。

  目前,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已有两家非医药企业迁出,北京太阳大地纸制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入驻生物医药基地已有十个年头,但公司的厂房面积仅3000多平米,生产线也只有2条,受限于此,公司主要生产淋膜纸、防水纸等几种材料。近年来,企业发展不断“碰壁”,这让公司总经理燕军很着急。

  去年,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燕军看到了转机。“如果我们也把生产环节迁出北京,发展空间可能更大。”燕军说。

  去年起,太阳大地公司决定在河北省冀州市投资,并在冀州购买了200亩地,去年建成了共3万平米的6个厂房,还在当地雇佣了300多名员工,生产基地总面积达45000平米。

  今年6月,太阳大地的生产环节已经整体搬到冀州市工业区,并且淘汰旧设备、购买新设施;位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原有厂房作为公司总部和研发、销售中心,剩余空间则对外出租,引进了2家高端医药研发项目。

  外迁之后,冀州新的生产基地扩大到了10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原纸、彩色相纸、灯箱贴、车身贴等几十种纸制品。

  扩大后的生产线让燕军很自豪。她说,以前客户要买某种材料,我们可能拿不出;现在把所有纸制品材料都生产全了,客户就算要采购十几种原材料,在我们这儿一下也可以都买齐了,这样对大客户就更有吸引力。

  外迁之后,燕军的生活也发生很大变化。从去年开始,她在北京和冀州两地之间来回跑,两边的工作都要兼顾。但这种变化也让她看到了更多希望,“很累,但很充实。”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企业产能增加了5倍左右,市场竞争力也有所提高。目前,太阳大地正申请二期筹建,计划再建12000平米生产基地。

  9家传统制造企业就地关停

  疏解的同时,转型升级也是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重心,不仅要“迁出去”,更要“引进来”。

  其转型升级包含了三部分:生产环节迁出,总部留在基地;土地收储上市,招商引资;服装制造、机械制造等企业自身转型成孵化器,对于孵化器项目进行招商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