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泰州:在新常态下谋求科学发展

泰州:在新常态下谋求科学发展

发布:2016-03-31 11:03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今年是地级泰州市成立20周年,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泰州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个月前,省统计局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泰州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成效群众满意率89%,比2014年上升4.8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一。空气质量、水资源保护等绝大多数相关指标的群众满意

  今年是地级泰州市成立20周年,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泰州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个月前,省统计局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泰州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成效群众满意率89%,比2014年上升4.8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一。空气质量、水资源保护等绝大多数相关指标的群众满意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泰州的科学发展正更多地惠及百姓,赢得百姓点赞!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重任,围绕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泰州发展的谋划,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面对发展新常态,全市上下以“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三大主题工作为抓手,激发动力活力,谋求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转型升级显著加大,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一串串发展数据格外喜人。2015年,泰州一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跃居全省前列:产业投资增长36.4%,增速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长36.6%,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4%,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全省第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9%,全省第三;出口增长3.2%,全省第三。

  一张张城市名片格外靓丽。从国家卫生城市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到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当今城市荣誉中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泰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自信地向世人展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发展活力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新常态有困难有挑战,但并不意味不发展、慢发展。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全市上下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决走出看不清新常态、不重视新常态、借口于新常态的误区,切实做到防止片面理解速度的切换导致“惯性下滑”,防止面对矛盾困难时的无为导致“失速下滑”,防止无视挑战之中的机遇导致“一直下滑”。

  推进科学发展,对泰州这样一个发展尚不充分的城市而言,首先必须加快发展。

  工业是泰州发展的脊梁。工业强则泰州强,产业兴则泰州兴。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机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收拢五指抓住工作重点,聚焦聚力发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三大产业,集中力量增强产业特色,在加快转型升级上展现新作为。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经过近10年的建设,中国医药城不仅成为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而且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高地。瑞士雀巢、法国高德美及国内荃信生物、信立康、中关村医疗器械等一批世界知名医药企业先后签约落户,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诊断测试等一批高端诊疗技术在这里开始运用。

  目前,中国医药城已引进“千人计划”专家34名、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多名,在国内同类园区处于领先地位。正在研发和申报的国家一类新药达70多个,12个获临床批件,7个近期即将投产。形成了生物制药、疫苗、高端医疗器械与诊断试剂、化合药新型制剂、中药现代化和保健品等六大新兴医药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泰州不仅拥有一个国字号医药城,还拥有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等中国医药百强企业,全市医药产业销售已连续14年领跑全省,并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扬子江药业集团以更扎实的学术推广促进市场扩容,以更科学的管理促进效益提升,呈现出稳中快进、领跑赶超的良好态势,产值和销售双双突破500亿元,荣膺“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

  大健康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景、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依托泰州独特的医药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特别是中国医药城的特色优势,我市致力拉长产业链,建设国家级前沿医疗技术应用基地、长江流域康复养生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医养结合养老胜地,力争成为长江经济带集“医、药、养、游”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聚示范城市。

  抓发展关键要抓投资,抓投资关键要抓大项目、好项目。

  一个重量级的项目可以催生一个新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可以改变一座城市发展路径。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招引高端项目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市组织开展“项目大突破”活动,通过优质增量的持续注入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去年,全市新签亿元以上项目58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34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31个、在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20个,均比2014年翻了近一番。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开通企业家网上约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绿色通道,及时掌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主动当好实体经济的坚强后盾。

  不少企业家发出这样的感慨:“市委书记、市长不仅亲自参加座谈会,指导部门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而且明确把这个座谈会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让大家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必将对企业今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正是有了项目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有了市委市政府这个发展的坚强后盾,泰州一直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等几项指标增速均保持在全省前列。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在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三次产业比重更趋优化,由2010的7.4:55:37.6调整为6.0:49.4:44.6。

  服务业发展量质齐升,带动经济结构调高调轻调优调强。

  在传统服务业上,先后实施金鹰、万达广场、茂业天地等重大服务业项目,中心城市商贸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现代服务业上,先后建成医药城科技创业服务业集聚区、三江现代物流集聚区、城北现代物流集聚区等9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22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