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中国企业逆势掀起海外并购潮(2)

中国企业逆势掀起海外并购潮(2)

发布:2016-03-15 12:04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虽然国企仍为海外收购的主力军,但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民企成为海外并购的先锋,表现也尤为抢眼。他们在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上的增长远远超过国有企业,对海外目标企业的技术、知识产权、品牌等资源的并购

虽然国企仍为海外收购的主力军,但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民企成为海外并购的先锋,表现也尤为抢眼。他们在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上的增长远远超过国有企业,对海外目标企业的技术、知识产权、品牌等资源的并购力度持续加大。

“一方面,中国企业如今有实力进行跨国并购;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看到了自身的短板,需要通过并购取长补短。”多位并购服务界的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指出,这是一个新的趋势,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商业化、市场化的独立姿态体现。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相信,产业升级的迫切性使“从海外收购获取相对先进的技术或品牌”成为中企的选项之一。以生物医药业为例,其已成为除石油天然气和消费品零售行业外,中国对外投资并购最活跃的三大行业之一。据统计,国内药企数量为4516家,为美国药厂数的五倍,国内药企拥有的批文也均以仿制药3类和6类批文为主,药企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明显。借海外并购之力来获取市场份额及提升内部研发和营销能力,被认为是减少同质化企业竞争的最直接和最便捷的方法,这也是医药行业跨境劲刮“中国风”的缘由。

执行风险面临考验

长江商报注意到,到目前中国企业10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成功的已有两桩,要是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的交易能够成功,那就是三桩了。或许,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公司千亿美元并购交易,估计也不太远了。

但业内人士认为,中企海外并购热潮表明中国企业试图跻身全球价值链上游的热切愿望。尤其是把背景换成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并购本身既是机遇,也存在风险,实际上,有时“陷阱和馅饼仅仅是一步之遥”,包括品牌自身发展、整合效果、市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并非所有并购都必然成功。

麦肯锡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

长江商报记者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以往失败案例发现,尤其在涉及石油等自然资源的跨境交易中,作为高油价时代的大买家,比如当年收购的油田资产,多以每桶100美元的油价来确定的收购价和投资回报,现在多已大幅减值,未能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商业发现。

张宝通认为,也不能完全批评一些并购失利或不智的交易项目,因为中国经济增长过去呈两位数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大,造成价格高位运行,现在需求降下来了,能源价格降下来,根源一定程度上讲也在中国的需求不振上。但是全球市场配置资产,不仅要有出色的投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运营公司的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网越撒越广,并开始大举购买欧美资产、技术、品牌,不过,不少海外收购案还屡屡遭遇法律上的障碍。最近颇受争议的一件收购案例是中国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收购芝加哥股票交易所,导致45名美国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财政部,要求对此项收购进行“全面和严格的调查”。

在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强力教授看来,海外并购必然要面临各种政治、市场和法律风险。他提醒,海外并购首先要规避大量的法律风险。而各国对外资并购的审查,包括实施反垄断、主权投资的安全审查等,是一个正常现象,也是一个国际惯例,对所在国法律的了解和适应度以及人才资源的建设等,都是收购方需要考虑的问题,要设计相应的对策和风险管理预案,尽量避免触碰一些“雷区”,这些关口往往决定了并购后的运作是否成功。

在业内人士看来,海外并购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而看似纸面便宜的海外资产背后是容易被忽略的各种监管成本。后期会面临着高昂的跨境监管合规成本。并购谈判、按要约完成收购交易让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走完了前两步,接下来的最后一步,即企业间的融合并不容易迈出,这也决定了并购案例的最后成败。

未来,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从“代工大国”转向“品牌强国”,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