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医药进出口商会许铭: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面临6大挑战(3)

医药进出口商会许铭: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面临6大挑战(3)

发布:2016-03-08 20:23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再有就是制造业的转移的趋势正在加快,加工贸易出口明显下降,那么去年我们和2012年进行对比,去年的加工贸易,就是我们医药产品的加工贸易占比只占到了17%,而2012年达到将近19%,增速也明显的放缓,只有1.68%。

  再有就是制造业的转移的趋势正在加快,加工贸易出口明显下降,那么去年我们和2012年进行对比,去年的加工贸易,就是我们医药产品的加工贸易占比只占到了17%,而2012年达到将近19%,增速也明显的放缓,只有1.68%。

  那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宗出口品种洗牌加快,出口向规模企业集中,我们大量产能过剩,在这个背景之下,你只有规模经济上去了,才能在市场占有主导,去年这个趋势也是非常的明显。因此来看,目前中国的医药企业正在实行一个转型,就是我们正在从大宗的这种低附加值的产品开始向特色原料迈进,向专利制药迈进,向生物类制药迈进。

  从市场来看,去年我们对整个外贸市场做了一个分析,美国依然是最大的市场,而且美国的经济正在企稳,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低到4.9%。我感觉到美国的经济自我修复的能力非常好,在很大程度上,这次我们参加这个会也明显感觉到美国经济的复苏对于美国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美国依然是大市场。

  关于市场选择的问题,我们可以去开拓新兴市场,拉美市场,俄罗斯市场,非洲市场没有错,但真正能够消化你产能的,给你创造商业回报的,我认为短期内还是美国和欧洲市场,所以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绝对不能放过,非洲市场你看充满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今年可能很好,明年就可能有大的波动。

  那么还有一个特点,去年我们国有企业出口在下滑,民营的份额继续扩大,我们民营企业焕发出来的活力非常强,也就是在我们出口当中,我们民营企业的占比是不断的扩大。这边关于贸易讲一下进口市场的问题,大家出口市场知道了,关于进口市场我简单提一下,去年大家知道在地方招标,设备的招标里面我们鼓励使用国产设备,这种进口的替代在加快。那么进口的增速,因为我们的替代能力在增强,尤其在医疗设备这块,和药品的制剂方面这个速度在放缓。比如举一个,人血白蛋白我们和国际市场的价格来比,国外的价格比我们国内还便宜,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血浆的问题,全国每年关于白蛋白的问题,浆源提供量不到5千吨,但是全国需求量在8千吨到9千吨,只能满足一半。另外血浆这个审批是严格的审批。当然大家知道我们整个全国的包括外资的,还有合资的加到一起不到40家,应该是36家左右,所以白蛋白的情况,这也是去年主要生物制剂类主要的产品。器械市场前景看好,不亚于医药市场,器械的市场规模和药品的规模应该是1比1。

  去年我们从进口市场来看,有一个很重要的利好,就是多中心临床情况放宽,去年颁布了一系列的开展多中心临床的文件,实际上中国在开展多中心方面做的一直是不错,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截止到去年的8月30号,在中国目前所做的多中心临床6501个,6501个临床实验里面,我们自主的临床占到50%以上。包括我们从去年来看我们在中国做临床实验是19万件,目前在国内能够做的,能够承接多中心临床资质的医院是550家,那么中国去年已经成为亚洲承接多中心临床实验数量最多的国家。那么政策环境的放开,不但有利于鼓励更多的国外的产品进来,还有对于我们下一步中国企业走出去,前面也提到我们很多企业在国外开展多中心临床,实际上是对于进口市场来看,对于出口来讲,对于企业走出去都是利好的。

  那么到底在哪发展,我刚才提到美国市场,还有一个市场就是非洲市场,尽管和美国市场相比,美国市场是主流的,永远盯住,但是非洲市场值得大家关注。非洲市场非常有意义,整个非洲市场从人数来看,10亿人口,而且非洲整体的经济处于上升,去年我们商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盖茨基金会探讨自主产业发展规划,我们帮助他制定这个医药发展规划,那么就埃塞俄比亚来讲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而且整个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这个国家这么大,100万平方公里,1亿人口,只有9家药厂,9家药厂里面真正能够达到国家药监局GMP的企业只有四家,我还跑了三家,他们根本没法跟我们相比,他更多的是这种抗生素,这种非常常规的产品和中国的企业的整个供应能力是匹配的。下一步我们要推动尤其像埃塞这样的经济整体处于持续增长,投资环境相对比较好的非洲市场。

  我感觉从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式来看,我们可以归结一下,从产品来看,原料药是我们的发展,下一步是制剂的发展,营销网络的问题这是要列入到我们下一步战略的制定之当中。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下一步形式的判断,一个是我们感觉展望2016年会有下面几个趋势,一是大宗原料行业的去产能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出口持续下行趋势不变。

  第二,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研发优势转移,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我们中国的产业链在延伸,这几年经过我们的发展特别是国际化能力的提升,我们的产业链已经从原来的一个结点开始向整体链条打造,不断的延伸。

  第三,生物医药引进力度将显著加大,生物类似物成为开发重点。就我个人来看,生物医药的发展和欧美相比,我们中国还处于入门阶段,生物类似物,我们现在已经批的生物医药占比非常少。实际上对于生物类似物的监管,国家已经出台了指导意见,美国在生物类似物方面是非常谨慎的,去年3月份,美国批的第一个产品,欧盟相对比较轻松,我们从出口市场来看,我感觉可能欧盟的市场要好于美国的市场,就是监管没有像FDA那么严。但是下一步它的整个原则会有一些调整。

  第四,高端医疗设备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占有率将有所提高。因为我们投放市场的时间短,就跟汽车一样,一个好的品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市场验证的。怎么能说明你的产品好,就是你的产品是不是能够保持较高的占有率,好坏不是自己说的,是市场说的。

  第五,美国经济企稳,将刺激我对美国市场出口。

  第六,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形式更趋多样化。

  时间限制,我就说到这里,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还有业界的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内容有删减)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