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医药进出口商会许铭: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面临6大挑战(2)

医药进出口商会许铭: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面临6大挑战(2)

发布:2016-03-08 20:23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第四,国际营销和推广能力不足。我记得十年前去美国第十大的仿制药生产企业,我看到很多的中国人在做研发,我就问他们的副总,我说我们中国人,好像在市场部看到的人很少,他马上就说你们中国人不适合做商品推广,

  第四,国际营销和推广能力不足。我记得十年前去美国第十大的仿制药生产企业,我看到很多的中国人在做研发,我就问他们的副总,我说我们中国人,好像在市场部看到的人很少,他马上就说你们中国人不适合做商品推广,你们中国人只适合做研发,就是我们国际营销的能力不被别人认可,甚至我们还不如印度,我们的产品这么好,我们有这么好的企业,怎么能把我们真正的国际市场份额能够提上去,营销能力太重要了,实际上大家更多的是谈我们的研发,在我们每年企业的占比是多高,我知道这个全球的平均水平是8%,我们中国企业应该说还不到2%,实际上我们看大的跨国公司,他营销的投入远远高于研发的投入,但是研发和投入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你前面的研发做的差,后面的营销就会越来越被动,研发做的好,营销就会越来好越。所以研发和销售之间是一种逻辑关系,它是一种组合,我们的研发往往是脱节的,我们的销售是另外一部分,如何把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个要思考。

  第五,药政制度的缺陷。两年前谈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问题,我就讲我说中国企业国际化还有一个要国际化,就是我们的药政制度必须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的药政管理制度正在和国际通行的接轨,因为你加入PS以后,你还要在PS的总框架下等等这些工作,我想肯定会提到议事日程。

  第六个是产业金融支持不够,我们的资金,大的专项是撒胡椒面的,靶向性很差。另外我们从资本市场可以看,现在我可以说我们这个行业是个不缺钱的行业,是资本追逐项目的行业,但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游荡的这些资本,大部分资本没有长远眼光,他们更多的就是尽可能的短期内投资,但是医药这个行业是长期投资的,我们缺的是长期的关注战略性的资本,并没有真正的助推我们的产业。反过来看美国,美国的资本市场在很多程度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他们有眼光,很多的像美国投资投行,很多的私募也好,风投,还有一些投资银行,他们都是关注长期的投资,他们要作为战略投资者,我很少和我们这个资本界的朋友谈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目前产业发展的一个弱项。

  最后汇总在一起就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缺失,产协研贸是割裂的,就是我们这个系统没有一个真正的生态环境为我们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能动机制。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的挑战。

  那么当然了,现在也有很多的利好,这个我不去讲了,大家都知道,包括从政策层面,从我们的企业的层面,行业的层面有很多我就不讲了。

  那么归结到我们医药贸易的投资,我们目前中国的医药贸易进出口包括医疗器械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医药进出口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发展势头不减,我们去年再创新高,我们的出口同比增长4.7%,尽管在整个行业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实现了2.7%的增长进口。所以进出口的基本面非常良好,发展的势头不减,所以风景这边独好,那么再看看钢铁其他水泥行业他就是惨不忍睹。第二,进口市场好于出口市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第三对外贸易与投资双增长,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大。第四产业转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去年原料的出口,我们原料的出口是整个化药类产品出口中的,主流产品在整个医药包括医疗器械,但是去年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原料药的出口是负增长,另外还有一个负增长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医用辅料,增长负0.5%,我们制剂增长了8.8%,我觉得这是好事。

  总的来说我们医药产业的发展,就是外贸对于整个医药工业拉动的力量是在减弱的,中国的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内市场的动员远远大于国际市场,这个并不表明我们的国际化进程就受影响,我们国内市场要做,还要更多的关注国际市场。

  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类分析,大宗原料类出口乏力,制剂出口处于上升期。第二制剂进口趋于平稳,生物制药进口旺盛。第三植物提取物领跑中药出口,中药材及饮片进出口双降。第四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张力增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医疗设备最大的生产国,这是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在不断的加快。

  再讲一个关于投资的问题,我们想分了这么几个方面,归结为贸易和投资出现的新常态,第一是国际注册的步伐在加快,尽管我前面提到国际注册和认证能力还比较弱,实际上去年2015年我们从数量来看,国际注册的进程在加快,现在DMF有效的能耗是1400个,CEPS的证书550个,PQ成功的在原料里面是28个,制剂是16个,也包括我们跟复星医药、桂林南药的注射剂这个卖的不错,以及我们三个疫苗。三个疫苗两个是我们成都所的,是我们第一个过的PQ的疫苗,主要的出口国是印度,去年利润是颇丰的。那么ANDA有效注册书40余个,那么我提到医疗器械,昨天下午和美国驻华办谈这个UDI的注册问题,三个医疗器械,从今年9月1号开始,进入到美国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强制性的注册,我们准备在过一段时间围绕这个UDI怎么样提交资料,一个资料提交大概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涉及到1万过个医疗器械,对于我们特别是二类的产品,必须要在9月1号之前完成UDI的注册,二类完了以后就往下走。

  那么参加国际的合作形式多元化,刚才前面几家企业都提到了,像今天参会的恒瑞医药,还有复星医药。另外像正大天晴,在肝炎类产品里面也做的比较好。我这次去美国特别是有兴趣的和一家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企业进行交流,我发现很多所谓的孤儿药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的,我们可能更多企业是关注到PD-1,包括我们现在比较时髦的现在是这种比如说降脂类的,我们看看PD-1的申报,出现扎堆的现象,我倒是建议大家更多的关心孤儿药。这个产品如果要做起来,是非常有前景的。在座的媒体我希望可以给我们企业做一个引导,不但要做一些现在比较主流的产品,也可以去关心一下孤儿药品。因此在项目研发和转让方面,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的,不仅仅是局限于我们主流的产品。

  还有一个就是环保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原料的大国,现在环保的压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越来越大,去年底我专门去了一趟盐城,海边上我看到来自于很多台州的企业,当地企业告诉我环保的压力非常大,环保成本再加大,人力成本不减,大宗原料药等低附加值产品原来的利润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