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27日专电(记者龚雯)生命科学领域从不缺乏创新,再加上中国创新环境的日益优化,政策的改革和推动,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越来越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2014年回国以来,感受最大的就是行业环境变化非常大,一是国内专利和论文的质量数量齐升;二是很多年轻人进入这一领域;三是中外互动越来越多。”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利民在“2016浦江创新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下,中国市场将继续作为公司全球业务的主要增长引擎。”跨国药企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虹说,2015年公司追加8.63亿元在上海张江投建罗氏创新中心,预计2018年完工。有别于罗氏研发中心把国外的技术引到中国,结合本地疾病情况再改进生产,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把中国本土研发出的药品拿到全世界。
以抗感染药物研究为例,罗氏在旧金山、巴塞尔的研发团队都没有参与,全部由中国团队进行,超过330名研发员工中,80%是中国本土专家。“让中国患者第一时间用上国际新药的同时,还将向全球输送新药成果与人才。”周虹说。
跨国药企除了在中国市场销售进口药,在本土研发培育新药也在加建。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王磊表示,在中国已经有4个1.1类新药进入临床或在研发阶段,一旦小分子、大分子的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每年将有1—2个进入1.1类新药流程。同时把国外早期的新药引入中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药从中国诞生,甚至比全世界上市时间还要早。
利民也表示,葛兰素史克全球神经科学基地坐落在中国上海,意味着要为全世界神经疾病患者发现和开发新药。在上海有超过350名专家和医生,与欧美各全球研发中心通力协作。另外,计划到2020年陆续在中国推出20多个新的药物、疫苗和适应症,涵盖领域包括哮喘、艾滋病、帕金森症、高血压、子宫颈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