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慢阻肺治疗有望变革给药方式

慢阻肺治疗有望变革给药方式

发布:2016-01-28 23:48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其全新软雾吸入装置——思力华能倍乐正式在中国上市。较之传统的吸入装置,能倍乐实现了轻松吸入,高效肺部沉积,且易于操作携

  近日据记者了解,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其全新软雾吸入装置——思力华能倍乐正式在中国上市。较之传统的吸入装置,能倍乐实现了轻松吸入,高效肺部沉积,且易于操作携带。在上市会上,专家指出,这一新产品的问世,有望给慢阻肺治疗领域的给药方式带来新变革。专家同时提醒,慢阻肺作为全球致死原因第四的“沉默杀手”,应坚持长期治疗,不能“见好就收”,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治疗。

传统吸入无法完全满足患者需求

  医学上现有的治疗慢阻肺的常见方式主要有口服/注射和吸入等方法,口服和注射都会先将药物送到血液再到靶器官肺部,这样往往效率较低,不能及时起效。而吸入治疗则直达肺部,从而被中国慢阻肺诊治指南推荐为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法。

  “为了最大程度的帮助到慢阻肺患者,理想的吸入装置不仅需要实现轻松吸入,保证药物高效沉积,还要便于患者操作、携带。装置本身是否容易操作,也会影响到药物疗效、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临床部副主任张挪富教授表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治疗慢阻肺,装置和药物同等重要,就如同枪膛和子弹,强强联手,患者才有更好的获益。

  “一种兼顾有效、安全、便利的治疗方案,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愿望。然而,当前慢阻肺治疗领域仍然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创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教授举例说,比如干粉吸入器不但要求吸气流速高,而且颗粒不易穿过口咽部和气管之间陡峭曲折的通路,容易造成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着,未能得到肺部充分吸收。而干粉吸入器、压力定量吸入器及传统雾化器等装置还有一项共同的“弱点”,就是肺部沉积率低,仅有9%-14.5%。

  此外,传统吸入装置的喷雾持续时间短,仅为0.2-0.3秒,很多协调能力差的患者无法充分吸入。同时,传统雾化器操作不便,且不易携带;而压力定量吸入剂需要推进剂,不环保。据介绍,新上市的能倍乐软雾吸入器以长效抗胆碱能药物(思力华)作为药剂,现代微观技术使药剂经由装置实现主动喷雾,不需要在患者给药的同时吸气,同步的协调需求较低。此外,新装置的气雾持续时间更长,延长到了1.2秒以上,气雾喷射速度慢,理想颗粒含量高达70%,保证了药物在肺部的高效沉积,达到51.6%。

  慢阻肺治疗不能“见好就收”

  慢阻肺是一种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调查数据显示,60%慢阻肺患者的日常活动面临困难、从事家务的能力被削弱,75%的患者爬楼费力,45%的患者无法工作,50%患者睡眠不佳,91.6%的患者认为他们的社交活动受到限制,还有患者出现恐惧、焦虑、孤立和抑郁等心理疾病。

  在慢阻肺的治疗上,张挪富教授提醒,如果慢阻肺患者在治疗中感到病情稳定“见好就收”,随意停药,极可能造成病情恶化,如肺功能急剧下降、症状发作和出现急性加重等,最终危及生命。据介绍,慢阻肺的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在急性加重期,多数患者由于出现症状急剧恶化而不会错过治疗,然而当病情进入症状轻微的稳定期后,不少患者就开始放松警惕,治疗时断时续,治疗就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样。

  对此,张挪富教授提醒说,慢阻肺患者即使进入稳定期,其疾病仍在缓慢进展,肺功能仍会继续下降,一旦见好就收,不仅无法获得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反而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反复,甚至出现急性加重,让原本就行动不便的生活雪上加霜。

  张挪富教授指出,慢阻肺患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长期治疗的意识,许多患者并不知道慢阻肺病情恶化会导致急性加重乃至死亡;也有人认为即使坚持治疗,也只能改善症状,并不能断根,因此自暴自弃。此外,还有患者因担心长期用药会对身体有副作用,从而自行停药,也有病人因发现某些吸入治疗含有激素而停药。

  专家强调,慢阻肺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坚持长期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勿得不偿失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打好慢阻肺的“持久战”,才能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呼吸更畅,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