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安徽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如何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会聚焦于此,邀请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完善中医机构医保政策
“同西医相比,中医疗法‘简、便、验、廉’,优势明显。”安徽省政协常委董众兵认为,在当前各地医保基金日益紧张的大环境下,推广中医药服务是节约医保基金的有效手段,应加快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医保政策。
“推行按病种付费,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也是下一步提高中医诊疗项目数量和普及率的主要方向。”董众兵建议,医保部门按照“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科学测算、动态调整、疗效优先”的原则,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将中风病、腰痛病、骨痹、积聚、肺胀病等中医住院优势病种,纳入医保按病种付费体系中。制定并实施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的医保政策,医保部门对中医机构的医保监管应充分考虑中医诊疗的特点,在用药占比、挂床住院、诊疗指征等考核体系中采用符合其特点的考核指标。执行单病种付费中西医“同病同价”。增加中医综合类服务项目,适当提高同级别医院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医保额度,医保部门要在每年定点医疗机构医保额度方面对中医医疗机构予以倾斜。采取分级、分病的务实监管与评审机制,将中医辨证论治纳入定价范围,将符合规定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适宜技术、医院制剂和配方颗粒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门诊报销,探索推行中医日间病房改革试点。
董众兵建议,持续推进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研究,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过程中,继续对中医类项目予以倾斜,按照比价关系和成本核算等因素,聚焦部分价格偏低的中医类项目,适时进行调整,进一步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打造中西医协同救治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凭借历史上对付瘟疫的丰富经验,迅速拿出有效方案,参与到防控救治全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安徽省政协常委毕良学看来,这是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
毕良学建议,探索建立中西医协同诊疗的有效机制和制度,打造中西医协同救治平台。鼓励三甲中医院与三甲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强强联合,三甲综合医院力量较强的中医科与西医重点科室强强联合,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总结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以提高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疗效为目的,共同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传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等问题,同时建立中医药参与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
“要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并将实行情况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毕良学建议,将中医药专家充实到综合医院、传染病院、专科医院的等级评审专家组。建立紧密型、常态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制定诊疗方案。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细化中医药参与的诊疗环节和具体方法。强化多学科综合救治,不断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临床救治中的有效方法,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注重在康复期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同时,鼓励力量较强的民办中医诊疗机构参加到协作机制中来,加强中医药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救治力量。做好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总结,为应对多种病症作出规律性探索。对临床救治有效的方案、有效的方剂开展机理研究,并加快成药性研究和临床适应症的研究。
提升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
近年来,安徽省中医药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为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和办人民满意的中医药教育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安徽省政协常委王雪松建议,优化高考招生方式和人才评价标准,加快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在不突破现有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前提下,推动中医药院校招生和考试制度改革,允许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试点自主招生,招收有较好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或中医家传背景,具备一定中医功底的学生,开展融院校、师承、家传于一体的中医药教育。完善中职、高职、本科有序衔接的院校教育体系,加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建立中医药人才终身培养体系。建立符合中医药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完善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分类评价体系,切实推进绩效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雪松提出,要统筹推进中医药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学术团队四个层次人才项目,实施安徽中医药杰出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和青年人才支持计划。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院校地位,着力加强条件建设,强化提升中医药院校在国家和省域层面地位,扎实做好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等建设工作,支持创建一批国家中医药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同时,推进中医院校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建立突出中医药特点的课程体系,提高中医药课程设置比例,强化中医药经典教育。加强中医药师资队伍和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发挥临床带教和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中医药理论应用能力。
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建设,安徽省已基本形成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基层中医药服务为重点、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省政协常委侯宇虹看来,资源总量不足、财政投入不够、服务特色不突出等因素,制约了该省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健全和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难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侯宇虹建议,坚持中西医并重,履行政府主体责任,把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规划、纳入预算、纳入考核”。科学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强化中医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进一步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开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扶持民办医院和诊所发展。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中医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研究制订促进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公立中医医院财政补助考评办法,建立符合中医医院特点的财政分类补偿机制,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扶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发展股权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