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医IP”如何改变河南中医教育?
【编者按】
正如姓名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校名对于高校发展意义重大;而像“张仲景”这样的名字就像“大IP”,你用或不用,它的吸引力就在那里。中国四大神医是扁鹊、 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据记载他们的家乡分别在河北、安徽、河南、湖北。就在近日河南南阳“官宣”推进建设张仲景国医大学时间前后,其他市域也提出建设以“神医”命名的大学或学院。河南省中医药教育现状如何?《“把脉”河南中医药传承发展》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二篇——《“国医IP”如何改变河南中医教育?》。
中医药正站在风口上。
近年来,河南的中医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9年,河南省5所本科高校、16所专科院校,共开设有中医药相关专科专业点22个,本科、专科招生规模为5500人左右。
如今,张仲景国医大学呼之欲出,又会给河南中医药教育事业带来什么?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王姝/文图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出台,多地推进“神医”大学建设
张仲景国医大学始建于1985年,作为民办大学运营8年,1993年停办,2021年河南官宣公办重建。
神医“IP”受到教育界格外青睐,与国家出台的政策密切相关。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
此后,各地出台了更具体的政策。2020年4月10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在人才培养方面,鼓励培养模式创新,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实施“仲景人才工程”,办好仲景书院和仲景学堂。除了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省层面,也都出台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政策,神医“IP”也受到了更多重视。
据安徽亳州市政府网站消息,2021年4月7日,亳州市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约合作共建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根据该报道,亳州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现正式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并在此基础上申办华佗中医药大学。
在湖北和河北,动作主要在民间层面。2021年2月,在李时珍故里湖北省蕲春县,某教育集团开展调研,报道称拟筹建湖北李时珍中医药学院。据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官网,该校与泰国吞武里职业学院合作成立中泰国际学院——扁鹊学院。值得注意的是,远在贵州,有一所以李时珍名字命名的独立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
张仲景国医大学来了,能否助推河南中医药教育事业更进一步?
在这种背景下,呼之欲出的张仲景国医大学,究竟能多大程度撑起河南中医药教育事业?
此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阳市2021年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新址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占地3000亩,一期1000亩,计划今年开工,明年开始招生。此外,依托张仲景国医大学,南阳还实施了“四合一”项目:规划设立南阳中医药研究院;加快推进市中医院新院建设,今年上半年开工,建成后作为张仲景国医大学附属医院。同时,以医圣祠为核心,建设医圣祠文化园暨张仲景博物院,打造集文物保护、典籍收藏、文化展览、学术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球中医圣地、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3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从规划来看,张仲景国医大学重建是与地方中医药产业紧密结合的,也必定会对河南中医振兴起到积极助推作用。但能否撑起中医药教育事业,还要看建成后的办学和学科建设情况。”中医药教育界一位专家表示,河南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有待向中医药教育强省转变。
河南中医药教育事业“家底儿”:
规模扩大,层次有待提高
那么在河南,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家底儿”如何?
从规模来看,近年河南的中医药教育的确在扩大。据统计,截至2019年,河南省有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理工学院等5所本科高校开设中医学、中药学等相关本科专业点15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推拿职业学院等16所专科院校开设中医学、中药学、中医骨伤等相关专科专业点22个,每年中医药类相关专业本科、专科招生规模为5500人左右。
河南高校的中医药教育水平如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代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在中医学和中药学方面,在37所参评的中医药高校中,共分为A+、A-、B+、B、B-、C+、C、C-几种评估结果,河南中医药大学两门学科均被评估为“C+”。根据该评估分档,“C+”为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居前40%~50%的学校。
就此而言,河南中医药大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相关教育界人士看来,河南中医药高校的层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河南呼唤更多“名中医”
培养出中医药人才,离不开中医药大师。
记者注意到,在全国90名国医大师中,河南有两名,分别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磊和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两人目前均仍在坚持坐诊带徒。
据河南日报报道,目前河南有2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4名“岐黄学者”、72名全国名老中医,2名“青年岐黄学者”。
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加大“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同时,《政策措施》说明,计划用5~10年时间,评选表彰300名左右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培育500名左右岐黄学者、30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10万名左右中医药骨干人才,加强中医药优秀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调动中医药人干事创业积极性。
看来,无论是提高中医药教育水平,还是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河南以及其他中医药大省都将面临更多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培养更多人才?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一方面支持有志于从事中医的非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本科专业,进而可以参加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执业医师法》。另一方面,完善中医药职业教育体系,突出中医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深化医教协同、产教学研融合的育人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