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开放威海新闻行动】威韩产业合作的行动纲领

【开放威海新闻行动】威韩产业合作的行动纲领

发布:2016-03-09 20:24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如何规划?对威海未来发展具有什么战略意义?又将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今日起,本报推出“从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看中韩自

——从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看中韩自贸新机遇·战略篇

编者按

日前,《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作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首部纲领性文件,《规划》清晰描绘了未来试验区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分工布局以及保障措施。这是去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以来,我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的创新探索、务实之举,必将对威海对外开放,尤其是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如何规划?对威海未来发展具有什么战略意义?又将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今日起,本报推出“从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看中韩自贸新机遇”系列报道,作为“开放威海”全媒体新闻行动推出的首个专题,全面解析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开放威海新闻行动】威韩产业合作的行动纲领

时下,威海钧源水产品在韩国釜山建设的生产基地内一派忙碌景象,这个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不久即将正式开展鱼粉、鱼油生产。

作为我市在韩国投资最大的生产性项目,威海钧源水产品布局韩国正是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背景下,威韩合作步伐加快的一个缩影。

去年6月,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明确将威海与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从地方层面促进两国经济实现深度融合,提升协定的实施效果。

建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是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的创新探索,将引领全市充分释放中韩自贸红利、实现更高层次开放的目标一步步走向现实。

何为开放试验区?

——落实中韩自贸协定约定条款的先行创新试验平台。包括东部滨海新城、经区、高区、临港区、南海新区,以及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的选定特色区域或园区,确定“一核多园”布局,形成功能补充、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

写进中韩自贸协定地方经济合作条款,意味着威海在战略机遇上已先人一步。但如何率先抢抓机遇,并将之转化为发展红利,则需要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

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调度,强调要以创新的举措、务实的行动,积极先行先试,牢牢把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机遇抓在手上。

“威海作为首个被写入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与仁川自由经济区共同承担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使命,大量领域需要双方平行推进、双向实践,共同探索中韩之间在贸易、投资、产业、人才、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机遇,营造互利共赢的区域共同体环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既是先行先试的平台,也是先行先试的重要抓手。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规划建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布局中韩产业合作项目承接载体,使之成为落实中韩自贸协定约定条款的先行实践者和先行创新试验平台。

建设开放试验区,有三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举全市之力,特色鲜明,分工协作。

举全市之力,就是最大程度利用各区市、重点区域、园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我市确定了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范围,包括东部滨海新城、经区、高区、临港区、南海新区,以及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的选定特色区域或园区。

特色鲜明,则是综合考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格局以及产业基础条件,提出构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一核多园”空间布局,形成功能补充、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

《规划》指出,开放试验区的核心是东部滨海新城、经区、临港区和高区。同时建设中韩平行合作产业园、中韩现代服务产业园、中韩文化旅游产业园、中韩健康养老产业园、中韩综合保税物流园五个产业特色园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地聚集中韩产业项目、试行中韩合作模式。

分工协作指各特色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各自重点突出——

东部滨海新城和经区大部分区域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科技引领型产业、特色商贸业、总部经济、医疗、教育等;

临港区发展现代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

高区发展科技创新、孵化、高新技术产业;

南海新区为中韩平行合作产业园,发展智能装备等重大项目、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以环翠区中心区域为中韩现代服务产业园,发展电商、信息服务业、生命健康服务业、专业商务服务业;

以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为中韩文化旅游产业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以乳山滨海新区为中韩健康养老产业园,发展健康休闲、养生养老产业;

以综合保税区B区为中韩综合保税物流园,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展销等。

为什么要建设开放试验区?

——威海与韩国在地缘、人缘和商缘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对韩产业合作基础扎实,先行先试,意在发挥优势、弥补短板、错位发展

为什么要建设开放试验区?这会给威海未来发展带来什么?

就像威海被创新性地写进中韩自贸协定一样,多种优势让威海有了成功建设开放试验区的底气。

地缘自不必多说。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城市,被省政府定位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看交通:通韩的海上及空中走廊已具规模,拥有四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威海港已发展成为全国对韩运输最便捷、海上航线最密集的港口,素有“海运价格、空运速度”的美誉。

再看产业合作基础。我市借助海陆空搭建的“金桥”,强力推进“借韩兴威”战略,始终走在对韩经贸往来的最前沿。韩国是威海第一大贸易市场,双方在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海洋食品等优势领域机会尤为广阔。

最重要的是,威韩两地旅游、文化、生活交流的日益升温,让“韩流”成为威海挥之不去的特色,威海已经成为中国对韩经贸往来最密切、友好交流最频繁的城市。

与青岛、烟台、潍坊等兄弟城市相比,我市与韩国的合作已经发展到环境融合的层面。先行先试的探索,威海理应当仁不让、率先而为。

尽管如此,面对中韩自贸这块“大蛋糕”,来自周边城市的竞争相当激烈,谁都不想错失时机。

“从外部环境看,韩国作为我省外商投资来源主要境外国家之一,与省内众多城市均保持着密切经贸往来,此次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令我市受益,对其他城市同样机会均等,竞争在所难免。”看到优势的同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必须正视激烈竞争。

相比于服务业,我市在外贸和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并不突出,面临的挑战也最为直接、最为严峻。

最大程度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是威海面对竞争的必然选择。

从商贸领域看,与青岛、烟台相比,威海受港口制约较大,港口吞吐能力不足。但,却具有到韩距离最短、海运快件效率高的独特优势,更适宜定位为对韩商品的集散地,应加大对生活消费品等快件贸易流通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