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奇凌辞职消息发出后,再次引发“公务员辞职”舆论热议。作为一名80后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县领导,2011年,吴奇凌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任上远赴贵州挂职,有多个领导岗位的锻炼经历。吴奇凌的辞职报告显示,辞职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去尽孝,二是去充电。辞职后干什么?吴奇凌透露,目前他在湖北卓尔控股负责有关融资方面的工作,同时担任卓尔文旅集团总裁。
近几年,媒体上关于公务员辞职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中央机关和地方官员纷纷进入企业工作,或是选择创业等等。
九派新闻通过梳理媒体报道发现,舆论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维度:中国社会目前是否真的出现了官员“辞职潮”?这些陆续辞职或者下海的官员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离开体制后去了哪里?大众如何看待公务员辞职现象?
辞职公务员增多 “辞职潮”是否到来仍存在分歧
扔掉铁饭碗,走到体制外。官员辞职似乎正由个例变得高密度起来。
尽管每一次官员辞职的消息都会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九派新闻不完全梳理发现,2015年在辞职官员中至少有7人为厅官级别。
9月6日下午,济宁市广播电视台发布信息称,济宁市市长梅永红正式辞去市长职务,成为今年山东省辞职的第二位厅级官员。梅永红前往深圳,加入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6月3日,山东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发公告称,接受张毓华辞去菏泽市副市长职务的请求。6月14日,媒体报道张毓华任太平洋财险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
今年以来,上海已至少有3名厅局级官员辞职。7月,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陈凯的名字从外办官网上“消失”。有媒体报道,陈凯的去向或为一家民营金融机构。7月,原浦东新区副区长丁磊离职,其后,他在微博上表示已加入乐视公司。3月19日,原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卫明离职,有报道称,他离职后赴海外留学。
去年,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显示,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行业的从业人员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这不得不让人想到1992年和2003年的公务员辞职潮。那么,新一轮的辞职潮是否到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专家表示,与1992年及2002年前后的两波官员“下海”潮相比,目前的情况尚不能称为“潮”。毕竟,相较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公务员辞职案例仍不多见。
去年7月,《瞭望新闻周刊》刊文,自2014年以来,辞职公务员数量有所增加,但未到大规模成“潮”的程度。个别地区、个别单位确实出现部分公务员辞职现象,但基本属于正常人员流动范畴。
尽管对于当前中国是否迎来新一波官员下海潮舆论仍存在分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辞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官员的选择。
公务员为何辞职?离开体制后去哪儿?
对很多人来说,公务员这个职业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体面稳定。那么,这些扔掉了铁饭碗的官员,在放弃稳定的生活后选择去了哪里?
从总体上来看,“转战”商场是官员离开体制后的首选。据“上海观察”报道,官员们选择“从商”后,所从事的行业分布广阔,既有从事汽车、空调、酿酒等实体经济,也有从事金融业、互联网等虚拟经济。虽然行业各异,但多与他们从政时分管的工作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现象也比较好理解:脱去主管官员的身份,仍然在相对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官员个人的知识、专业技能和人脉的有效运用。
此外,还有部分业务骨干,技高人胆大,像法官、检察官,利用专业知识到相关中介机构任职。
那么,公务员们为何辞职呢?
根据《南风窗》2015年25期杂志刊文,自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实行了严格的八项规定和一系列“节礼禁令”等措施,随着待遇相对“缩水”、纪律愈加严格、反腐威慑力度加大等,使得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有不少声音认为,这是最近两三年来出现众多官员辞职的主要原因。
但分析可见,虽然这一社会性的背景非常重要,但在价值选择已经相当多元化的社会里,官员辞职的原因其实也相当多元,既有一定的延续性,又有特定时间段的具体原因。
除了一时的社会背景,选择辞职下海的官员基本可以分为“现实利益型”和“理想驱动型”。
虽然住房、养老、医疗等福利较多,但与许多外人想像中不同,除了个别有机会拿到大量灰色收入以外,大多数公务员生活其实相当清苦,工作内容也很繁杂,上升空间有限。当下严整吏治的客观环境,官员隐性福利的减少以及权力滥用成本的增加,更是降低了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
而个人理想型的,更多追求的是工作环境更自由,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在机关做到退休,自己的一生能干些什么?这是不少理想主义型官员人到中年的“天问”,也是选择辞职的重要原因。
“公务员辞职”舆论看法趋于理性
每有官员主动辞职,都会引起各类媒体和群众的一片扼腕叹息,叹息分贝与辞职官员的级别成正比。
九派新闻梳理发现,从去年开始,媒体对于“公务员辞职”的舆论风向趋于理性。普通受众对此类事件的“一面倒”态度转变为辩证的立场态度。总体舆论走势常态化。
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认为,在国外,公务员队伍有1%-2%甚至5%的辞职率,都是很正常的,没必要大惊小怪,“以后辞职的官员估计还会出现不少,这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经济繁荣的表现。有进有出,这样的公务员队伍才更健康。”他认为,国家应该尽快改革公务员的薪酬体系,让公务员的工资体现差异性,提高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整体薪酬水平。”
《中国青年报》多次发表评论称,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在弥合官场与社会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行业和就业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公务人员的辞职,就会显得不那么惹眼,这也使今天的公务人员辞职与前几次公务人员“下海潮”具有本质不同。
当社会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以供选择时,人的自由度就提高了,权力场对人性的扭曲相应减轻,社会的价值评判会趋于正常。
在流动的社会海洋中,没有哪一个行业是孤岛,公务员也一样。从大的方面讲,如果公务员队伍只进不出,那一定是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现在出现公务员辞职,只是一种恢复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