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月6日讯(记者 李丽涛)青岛市孕产妇死亡率7.22/10万,婴儿死亡率1.89%,人均期望寿命81.43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今天上午,青岛市卫健委召开“十三五”时期我市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发布会,向全市人民交上这份“十三五”健康答卷。
医药费降幅超10% 分级诊疗不断完善
2016年以来,我市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改革联动,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全市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幅降至10%左右,下降5个百分点;药占比降至30%左右,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提高到30%以上,运行活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推动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我市成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级试点市,已建成由县级医院牵头的18个县域健共体。市内四区规划布局了13个城市医联体网格,已建成4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31个松散型城市医联体、73个专科联盟、11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部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少跑路,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区(市)”的分级诊疗目标。
疫情面前快速反应 卫生安全有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累计出动流调力量4.2万余人次,规范管理和治疗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191人,尤其是大港疫情处置中首次在冷链产品外包装中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被国家肯定为全国冷冻食品行业相关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典范。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启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2020年疫情初期,以省、市、区(市)18家定点医院、36家发热门诊为主,构建我市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进入秋冬后,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进一步织密救治体系,形成1家市级定点医院、4家入境隔离人员救治医院、5家备用医院、6家入境专用发热门诊、44家发热门诊以及181家基层发热哨点诊室在内的网络。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开展工作,截至2020年12月,累计收治确诊病例131例、无症状感染者60例,除1例因基础疾病死亡外,其他病例均得到有效治疗。
加强手足口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基地”建设。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成功申请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率先在全国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二剂次水痘疫苗。建成200余家智慧接种门诊,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持续在90%以上,免疫规划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不仅如此,我市慢性病、地方病防控不断深入,血液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医疗机构临床获取血液时间由20分钟缩短到1分钟,血液报废率为零。2019年,启动献血屋建设工作,建设一批标准化、现代化、合法化的献血设施,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新设、更新13座献血屋并纳入了市办实事项目。
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上,我市组建了四大类10支333人组成的市卫生应急救援支队,全市共有各级卫生应急救援队伍158支,各类专家1300人。建成2家省级、6家市级以及15家区域性城区全覆盖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五年来,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威胁,完成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等重要节庆会议应急保障任务。
新增12家三级医院 开通首个“空中120”项目
2016-2019年,我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34张增长到6.37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97人增长到3.9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3.12人增长到4.30人,三级医院数量由16家增加到28家,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扩容。基层医疗卫生基础不断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从52元提高到74元。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构建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慢病服务模式,免费向签约“三高”患者提供7种基本药物,减免药费165万余元,65万人次受益。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标准提高一倍,达到每月1000元以上,落实老年乡村医生补助政策,累计向1.9万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活补助2.9亿元。推动基层能力提档升级,全市4044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省标准。
在急救方面,我市将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办实事,共新增75个急救单元,达到177个,急救半径缩短37%,急救单元覆盖密度列全省第一,城乡一体化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还开通省内首个“空中120”项目,启动青岛市急救中心航空医疗救援运行服务项目,2架新型H135直升机并入青岛市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已实施航空医疗转运6例。推动非急救医疗转运工作,2019年11月,服务全省的“96120”号码上线,累计提供服务超过1.5万人次,安排82车次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处置。
妇、幼、老、医 重点人群服务100%覆盖
“十三五”时期,全市孕前优生项目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100%,产前筛查率均达96%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均达99%以上。
我市全面推行老年人“健康护照”管理,每年组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免费查体一次,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6.4%。因地制宜实施了六种医养结合服务截至2019年底,六种服务模式共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400余万人次。在全国率先推开社会化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每年筹措近3亿元购买服务,发展了700多家护理机构,累计支付资金约26亿元,8万多名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受益。
另外,职业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1%,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6%,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7%,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5年招聘6453名人才 健康队伍不断壮大
十三五期间共计招聘各级各类人才6453名,其中,硕士、博士和副高级以上人才2192名,本专科人才4261名。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实施重点学科和人才培训项目,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进行滚动支持,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重点专(学)科1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108个。55个学科进入学科百强榜单,入围数量位居全国计划单列市之首。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三优工程”(加大引进优质医疗机构、优势医学学科、优秀医学人才力度),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三五”期间,与美国休斯敦医学中心、迈阿密癌症研究所、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病院等开展相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