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王敏清第三次走进中南海,任邓小平的保健医生。两年后,毛主席批评负责高级干部保健的北京医院是“老爷医院”,同时撤消了中南海保健组,王敏清等医护人员都回到了北京医院。
保健组撤消后,党政高级领导人的保健和小病治疗十分不便,又容易延误诊疗。于是,王敏清临危受命,于1965年第四次走进中南海,担任中南海门诊部主任。不久,“文革”开始,邓小平、杨尚昆等人首先被打倒,王敏清又受父亲被扣以“大牛鬼蛇神”、“招降纳叛”、“包庇坏人”等罪名的株连,得到了一顶“反革命”帽子,家被抄,人被斗,并被发配到宁夏荒芜人烟的、一个曾关犯人的地区劳动改造。
“文革”爆发时,王敏清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在那昏天黑地的年代,他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保全了自己。待到13年后平反时,他已是两鬓挂白霜的中年人了。但领导仍任命他为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卫生部保健局局长。
“我的业务荒废了1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进入年迈疾病多发期,我能胜任吗?”王敏清曾自问和犹豫过。但党员服从分配是天职,1983年初他第五次走进了中南海。
这年底,86岁的叶剑英病情加重。时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将王敏清派到叶帅的医疗组工作。由于医疗组专家们的不遗余力地抢救,叶帅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使生命又延续了两年。
胡耀邦总书记对医疗组说,“你们创造了医疗奇迹!”。
后来,王敏清还参加了十世班禅和胡耀邦的抢救。尤其在率医疗组随中办主任温家宝赴西藏日喀则抢救十世班禅的任务中,在任务重、时间急、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尽职尽力地连续工作了十余小时,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1989年1月30日新华社发通稿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大报刊上,报道班禅副委员长不幸逝世消息时,较详细地介绍了抢救经过,并列出了医疗组成员的姓名,以示褒奖。随后,西藏自治区副书记热地代表藏族同胞向他们赠送了哈达,中央统战部办公厅给他们发来了表扬信。这次任务,使数十年不生病的王敏清,连累带冻地发了高烧、病倒了。但他却认为:医疗组能较好地完成这次重大抢救任务,感到极大的欣慰。
从25岁~61岁,王敏清在为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做医疗保健工作的30多年中,没有出过差错,也没受到过批评。中央保健委员会还为他颁发了证书和奖状,上书:“王敏清同志,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做出了优异成绩。”
创造生命奇迹:半个多世纪不感冒、极少吃药、81岁了,各项主要生理指标仍保持良好状态。
人们将在中南海为中央首长做保健医生的人尊为“红墙医生”,公认他们是真正的养生保健专家。王敏清当属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忠于职守地完美完成了神圣使命,他更身体力行地创造了生命奇迹:半个多世纪不感冒、极少吃药,81岁了,各项主要生理指标仍保持良好状态;而且半个多世纪,一直保持体重在62~63公斤;至今,仍保持有24颗完好的牙。他风趣地说,凡肉眼能看得到的,均是原装完好的牙;而脱落的只是几颗后槽牙。目前,他吃饭香、睡觉好、大小便正常、行动自如、思维敏捷、自觉无不适之处,经常应邀参加社会保健活动。
王老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磨难,到耄耋之年还能保持如此健康的身体,令许多人羡慕和惊奇,纷纷咨询他保健的绝招是什么?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都健康长寿,王老于2008年用电脑将他的养生保健观点与经验,以现身说法、深入浅出、生动地写出了一部保健图书:《健康第一——原中央保健局局长谈保健》,(2009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不少人们说,他的幸福指数很高——身心健康,夫妻恩爱,携手偕老;儿女双全,龙风呈祥,父慈子孝;宾朋满堂,友谊地久天长。一位吉林省健康协会常务副会长战克主任医师,在王敏清八十寿诞时写诗祝贺:
阅尽世道沧桑,尝遍苦辣酸甜,
红墙内外几十年,青史留名世间。
学医本为济世,受命伴君御前,
五进五出中南海,谱写华夏绝篇。
一生刚直不阿,两袖清风志坚,
爱憎分明无所惧,敢于立地顶天。
名利视为粪土,唯有大爱无边,
老年保健系心间,为之奋斗终年。
许多人们共同祝愿,这样的“共和国尊贵老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