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 谷雨养生:为何体内总有"湿"?
健康养生

谷雨养生:为何体内总有"湿"?

发布:2016-04-20 10:05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谷雨在今年的4月19日,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群芳谱》又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

谷雨


谷雨在今年的4月19日,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群芳谱》又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加快,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谷雨


养生重点

网易健康独家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李浩,亲自传授谷雨节气养生秘诀:

谷雨节气吃“芳香”食物 健脾祛湿(来源:网易健康)

谷雨节气是在暮春,雨季该来了,所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时天气比较潮湿,季节跟五脏中的“脾”相对应,这个时候脾相对虚弱,容易生湿;外界的湿邪严重,也容易导致湿邪困脾,使脾的运化功能降低。因此,谷雨节气养生需要健脾祛湿,人们在饮食上应当以清淡为主,以芳香性质的食物为主,比如韭菜、藿香等。有芳香作用的药食可以化湿,因此比较合适这个节气。

此外,谷雨节气还应注重疏肝,可以喝些玫瑰花水、合欢花水等,让人们的心情更加舒畅。

总的来说,谷雨节气养生关键和“肝脾”有关,最主要的是“疏肝益肝、健脾祛湿”。

如果你是肝郁脾虚的体质,这个季节感到心情不舒畅、容易心烦,可以用些逍遥丸,对人肝气调节的作用非常好。

谷雨


此外,小编推荐谷雨节气养生“两宜两忌”

宜上下班多穿一件衣服防暴雪

常言道:“谷雨寒死老鼠”,是指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人易患感冒,应注意保暖。老话不是随便说的,上周末甘肃兰州就突然遭遇了雨雪、霜冻天气。

虽然谷雨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较快,但昼夜温差较大,往往中午热、早晚凉,因此早晚还应添加衣服,适当“春捂”

忌暴露胳膊肘儿、菠萝盖儿和肚脐眼儿

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应小心防范风湿病平时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不要久居潮湿之地,不要穿潮湿的衣服,少吹风,避免淋雨,天气好时应多到外面晒太阳,适当锻炼身体。如果出现关节肿痛、肿胀等症状,并且日久不见好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爱穿裸露装的GGJJ们,还是再忍耐一下吧,夏天马上就要到了!

谷雨


(虽然小编一直看不出这服装的美感……)

宜吃些花花草草去火

谷雨阳气升发,平素胃肠有积热的人,一旦饮食不注意就容易上火,甚至诱发春季腹泻、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饮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低蛋白、高维生素的蔬菜,比如荠菜、菠菜、香椿、蒲公英等,有清热去火、通利二便的作用。

蒲公英不是天上飞的野花吗,也能吃?其实蒲公英是一种有“解热凉血”作用的野菜,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可食用。但一定要用开水焯过,再到凉水里漂出苦味,否则味道很苦。阳虚、脾胃虚弱者尽量少吃。

谷雨


忌通过残害小伙伴发泄情绪

春季养生要特别保持肝气畅达、心情舒畅,人们可以站在高处远望、向他人倾诉心中不良情绪,或者郊游时大声呼喊、唱歌,通过各种心灵的放松,把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来,舒展肝气。

小编提倡健康地抒发情绪,拒绝宣泄时伤害到他人,即使是伤害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心中怏怏不快时,还可以按摩十宣穴(位于十个手的指尖)来舒缓压抑,补养肝气。

谷雨


养生食谱

谷雨养生汤

清代名医吴鞠通据谷雨时令特点,创制了“谷雨养生汤”。

做法:鸭梨半个、荸荠5个、藕30克或用甘蔗50克,切碎与鲜芦根15克、麦冬15克一起煮水1000毫升,可加冰糖调味,在谷雨当天上午和下午各取汁500毫升适温饮用。

功效:上午喝可以升发阳气,下午喝可以养阴生津。有补益肾气的效果。

饮食习俗

喝谷雨茶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春茶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南方人有谷雨摘茶的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可清火、辟邪、明目

谷雨


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因此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等价值。

民俗文化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谷雨祭海

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

我国北方沿海渔民过“谷雨节”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清朝道光年间(1821)谷雨节易名为“渔民节”。祭海的习俗在今天胶东一带仍然流行。

谷雨


2015年山东省威海荣成当地渔民祭海的民俗活动(图片来自《山东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