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部位保健 > > 昂立一号等知名保健品虚假宣传 屡屡有消费者上当(2)

昂立一号等知名保健品虚假宣传 屡屡有消费者上当(2)

发布:2021-08-23 19:55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解读:在梳理中新京报记者发现,所有虚假广告会提到具体的见效时间,短则当日,慢则两年,共有23种提法。按提及次数排名,前三名为“1个月见效”、 “三个月见效”和“一个疗程/周期见效”、 “两个月见效”,提及

  解读:在梳理中新京报记者发现,所有虚假广告会提到具体的见效时间,短则当日,慢则两年,共有23种提法。按提及次数排名,前三名为“1个月见效”、 “三个月见效”和“一个疗程/周期见效”、 “两个月见效”,提及次数分别为6次、5次、4次。

  夸大疗效虚假用词

  病症很快就能“消失”?

  解读:关于疗效的提法共有23种表述方式,其中“康复”、“消失”、 “吃了……就”等词较为常见,比如“很多慢性病全面改善,病情全面康复”、“胃痛、口腔溃疡,马上吃马上见效,无论何种便秘,上午吃了下午就通”等,××率往往高达95%以上,甚至100%。

  上榜最多的公司

  解读:针对虚假宣传广告被查处一事,上榜两次的咸阳皇家医疗保健品厂对新京报记者称,此前是由销售代理商和消费者沟通,厂家不参与,但从2016年开始,他们对代理商的要求已有所提高。

  同样两次上榜的江西康宝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表示,产品是承包代理出去的,广告也是客户做的,在当地审批过了,但是国家食药监总局认为有夸大宣传的成分,“通告出来后,很快进行了整改,并改变广告内容重新审批通过,至今审批已经快要到期,准备续费。”

  部分虚假广告宣传语

  60天远离高血压;1个疗程,头不晕了;3个疗程,不但血压平稳,多年的高血脂、脂肪肝也好了

  很多慢性病全面改善,病情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身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了,白发变黑,恢复年轻态

  两个月瘦了60斤;十几天就能恢复理想体重;三高基本都能得到缓解等

  不到15天,血压降下来了,畏寒肢冷消失,睡眠香甜;三个月后,偏瘫的肢体运动正常,晕眩耳鸣消失,视物不清,脖子僵硬等问题也消失了

  使用当天,感觉身体有了劲,走路不踩棉花;使用三个周期,使用降糖针或吃药明显减少,不再嘴馋,敢吃能睡,平稳控糖,恢复糖代谢

  探因

  需求大监管差 虚假广告不断

  年年打假,年年有假,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指出,一方面,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对健康、养生、保健有迫切的需求,商人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做营销。另一方面,保健食品的广告审批权在地方食药监部门,广告监管却是在工商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衔接有些不顺,导致播出刊发的广告“变味”。

  针对食品产品、生产经营、宣传信息等欺诈行为,国家食药监总局制订了《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今年2月已向社会征求完意见,即将发布。《办法》将以网络、电话、电视、广播、讲座、会议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列为食品宣传欺诈,在对生产经营企业处罚的同时,将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这个办法发布后,相当于给食药监部门增加了一个查处虚假宣传广告的依据,可以针对性地打击按现行法规很难判定的一些问题。”刘学聪说。

  支招

  巧识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广告

  刘学聪强调,普通食品不能声称功能,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保健食品,它长期服用可能对于改善机能、调节身体状况有作用,但仅此而已,不要把它当成治不好病之后的救命稻草。

  选购时,要认准国食健字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如药店、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地方购买;要警惕“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称疗效”等非法宣传营销“陷阱”,科学、理性消费。

  如果是从网上购买保健食品,建议在国家食药监总局上查询该产品的批准文号,避免买到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的冒牌货。消费者发现食品欺诈行为时,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电话,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