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上午,记者和高女士一起来到香港花园小区附近的莎蔓莉莎美容院,店里前台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她是新来的,店长去济南给顾客做微整了,要三四天才能回来。当记者询问还有没有相关负责人在店里时,对方表示没有。
随后,记者又跟随高女士来到市南区珠海路市场监督管理所进行投诉,该所的副所长李先生接待了高女士,听到她反映的情况后表示,这家美容院在他们所里的投诉一年有十件左右,可能是附近有其他两家店倒闭了,客户都转移到了这家店里,所以客户纠纷比较多。
“客户提出来,双方协商出一套方案,基本上可以解决的。”随后,李先生联系了莎蔓莉莎美容院青岛总部处理纠纷的负责人王岩,对方和高女士通电话后表示,自己对这个情况还不了解,目前在济南出差,等3月2日回青岛以后会让店里核实这些情况和金额,并尽快帮高女士处理此事。
制图/牟小璇
■延伸 商务部加快修订法规 治理预付卡市场乱象
去年10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消费提示称,近段时间以来,个别不法分子假借办理预付卡或预付消费的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给部分群众造成经济损失。主要特征有:一是通过传单、广告、业务员推广、购卡人员推荐等各种途径公开宣传;二是不以真实消费为目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购卡人返还购卡资金、预付资金并支付一定利息;三是以购买“预付卡”、“购物卡”或“预付消费”等名义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工商总局提醒,此类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变相承诺高额回报,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请广大公众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而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预付卡市场乱象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去年10月18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建立或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商务部正加快修订《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加强预付资金的管理,对各种违法行为将配合有关部门予以坚决打击。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需要有一个过程。” 本报综合
预付卡消费问题多 本报邀您来说说
无论是美容美发、健身游泳、还是洗车洗衣,很多商家都打着“专享折扣,充值之后就送大礼”的促销口号吸引消费者办理会员卡。但是,预付消费卡往往是“看上去”很美,但有效期、消费限制、不退款等,都是不能不防的“陷阱”。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预付卡消费类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服务缩水。有的经营者以免费体验、高额折扣优惠、夸大宣传商品和服务质量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当消费者购买预付卡消费后,发现经营者不按照事先约定履行相应义务,经营服务质量打折扣。二是设定霸王条款。有的经营者提供的合同或协议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故意减轻或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三是随意限制消费。有的经营者自行设定预付卡使用门槛,限制消费者正常消费。以消费额度不足、价格上涨、节假日除外等为理由,单方取消优惠活动,并设定额外条件,导致消费者的预付卡越办越多,充值金额越来越大,被"卡"得越来越深。四是使用低劣商品。有的经营者在提供服务时,用低劣商品代替高档商品,甚至个别经营者使用的商品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三无”、失效过期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侵害。五是擅自终止服务。有的经营者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关门歇业、易主、变更经营地址等情形,不能继续提供服务,没有提前告知持卡消费者,也没能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山东文卓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钢说,市民在选择购买预付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发卡的主体是否有相应的资质;另外它是不是有履行的能力。第二,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要避免大额消费,避免过长期消费。第三,还要预判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履约能力。
另外,律师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存在一定的脱节,判断力下降,也容易上当受骗,保健品诈骗、医疗诈骗,电信诈骗等是老年人中招的重灾区。
防止各类诈骗,老年人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打消“花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不要在所谓的免费讲座购买“保健品”,保留好相关购买凭证,发现问题及时拨打110报警或与质监部门、消费者协会联系。
其次,儿女们要多关心老人,多和老人沟通,给老人讲一些基本的防骗知识,抽时间多陪他们参加正规的健康知识讲座。
您在预付卡消费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纠纷,是不是也遭遇了退卡难题?如果有相似经历,请您拨打96663或者登录半岛客户端、半岛官方微博微信留言给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本报记者将联合消费者协会为消费者维权。
说法
监管部门: 预付卡消费纠纷一年上千起
市南区珠海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预付卡消费纠纷越来越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珠海路市场监督管理所一年当中接到的预付卡纠纷投诉能达到上千起。
“情况和金额都不太一样,有的是因为店家服务跟不上,有的是承诺和兑现的不一样,有的是门店直接关门跑路了,对于这样的纠纷,我们都是尽量去调解。”李先生说,预付卡纠纷多,一是和目前监管缺位有关,另一个是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时对自己的权益保护方面的防范意识较弱。“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时签订合同,不能签订合同的也要对相关的权益有个书面的约定,一定要防范可能存在的服务不到位,商家消费陷阱等风险。举个例子说,现在的健身会所一般都有合同,如果你不要,他们也就不给了,但如果消费者提出来,他们一般会提供。”李先生表示,在办理预充值型会员卡前,要充分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和服务内容约定,尽量避免在信誉度不高、规模较小的商店办理,充值额度不能过高。
记者查询发现,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预付卡消费投诉达到2.93万件,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商家擅自终止服务、“关门跑路”等,而有的企业甚至将预付卡作为非法集资、恶意欺诈的圈钱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