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用品 > > 揭毛泽东洗漱用品秘事一床毛巾打了50多个补

揭毛泽东洗漱用品秘事一床毛巾打了50多个补

发布:2018-12-24 06:07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编者按】毛泽东同志在漫漫人生旅途写下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著,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毛泽东家居》一书则独具匠心地把视野投向了毛泽东的家

毛泽东在韶山的时候,家里的洗漱用具有脚盆和桶子,还有木的洗脸盆和竹的勺子。脚盆是用来洗澡、洗被子和衣服的。被子泡在盆里,在塘边,一桶桶水倒入盆里,人整个站在被子上,用脚不停地踩,凉凉的水泡着脚,暖和的季节倒是舒服,在冬天或者初春,凉水刺骨,那就难受了。少年毛泽东时常帮母亲做这个活计。衣服当然是用搓衣板,斜放在脚盆内,来回地搓,这是母亲的事。母亲许多时候也会让泽东提着一桶或挑着两桶衣物来到潺潺的韶水边,母亲爱整洁,她喜欢流动的河水,母亲挥动着木的棒槌,总要在溪中把一家人的衣服浆洗,泽东陪伴着她,还有小弟泽覃也总跟着他,在落日的黄昏,月慢慢地升起,把韶峰和一带青山的影子投在水面,耳边流动着歌谣:

月光光,

夜光光,

河里担水洗衣裳;

一姐洗二姐浆,

打发哥哥进学堂……

这是多么美好的少年时光!

韶山洗衣服清洁剂用得少,一般人家用不起“洋皂”,用的是土办法,即天然的草木灰。草木灰带碱性,清洁效果还不错,只是需要反复地漂洗。还有就是取自皂角树上的果实。皂角树在韶山有不少,也是韶山人家过去通常的洗涤剂来源。

毛泽东早年在韶山冲的生活,让他产生了珍惜自然和崇尚自然,主张过一种简单生活的个性。在革命的征程中,他对个人生活方面的这种个性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强化,尤其在来到延安之后,国民党军对这个地方的封锁,使得本来自然、社会条件就相当艰苦的边区更加清贫,毛泽东能过这种清贫生活。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他发动着大生产运动,也带头节约。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衣服一般由工作人员洗。他管着大事,一些时候却也关注小事,他规定不能总是用肥皂,说:“有的衣服比较干净,有的比较脏,要区别对待。我们后方的同志要时时处处注意节约。一个人节约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也许微不足道,但一万个人、十万个都来节约,就可以多造多少子弹枪炮支援前线啊!”

在他看来,物资紧缺的时期,小事也是大事!

解放后,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对于用肥皂这样的小事,毛泽东仍然没有放松,他说:“我的衣服不必每个地方都擦肥皂,只要擦领子、袖口等比较脏的地方就行了。这样可以节省肥皂,衣服也耐穿。”

毛泽东一般都用清水洗脸洗脚,工作人员有时在卫生间放一块香皂,他却用得少,许多刚来的人不理解,他笑着说:“清水不是很好的么,已经习惯了。”当然,他也并非完全拒绝肥皂,只是用也是用一般的肥皂,即他故乡所谓的“臭肥皂”。饭后,手上沾油污或办公后手上有墨汁时才抹点。每次练完书法,走进洗手间,擦上肥皂,擦干手,发现指头上还残留有墨迹,他试着用洗衣粉,发现效果比肥皂还好。此后,手上特别脏时,他也用洗衣粉。

揭毛泽东洗漱用品秘事一床毛巾打了50多个补

揭毛泽东洗漱用品秘事一床毛巾打了50多个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