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为何屡禁不止
患者在医院面前,绝大多数是弱势群体。面对强势的医院,患者及家属常常有苦难言,总感觉“干不过”医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维护”患者利益一方的职业“医闹”有了生存土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投诉中心主任郭远科认为,“医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医患双方医疗知识的不对称,医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普通人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患者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归咎给医护人员和医院。二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尤其是一些声誉较高的大医院,一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偏差,就认为是医院不重视、医生没有尽责任。
此外,医学事故鉴定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医闹”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江西求证沃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力文说,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尽管从过去的卫生行政部门出面组织鉴定改革为医学会组织鉴定,但依然难以让患者信服,大部分人认为鉴定方和医院是一家人,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医学会鉴定是“自己给自己鉴定”。患方想当然地认为医学会鉴定偏袒医院、医生,鉴定结果不公正。
一些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冷漠态度也是引发“医闹”的一个原因。一位参与“医闹”的患者家属告诉半月谈记者,他的姐姐在手术中去世,没有一名医生来说明他姐姐死亡的原因。对于他的质疑,院方只丢下冷冰冰的一句话:“有意见就到法院去告。”这位患者家属表示,如果医院方面能考虑到死亡患者家属的心情,哪怕只是多说一两句安慰的话,很多人也许就不会有过激的“医闹”举动了。
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医闹”的出现,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姑且不谈黑心医院和无德医生,再高明的医生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医院考虑到声誉问题或是为了保护医生,发生医疗事故后,往往向患者或家属隐瞒实情。一旦家属了解真实情况,其心情可想而知。
郭远科说,畅通的医患沟通机制有助于消除“医闹”,医院在调解医患纠纷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被动等到患者闹上门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成立医疗投诉中心的基础上,把工作前移,在门诊大厅设立院长代表,由专人每天接待患者投诉。此外,医院还建立了医疗纠纷预警机制,按照纠纷的大小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诊疗小组、科室主任和医院领导各司其职,及时发现“医闹”苗头。从2008年8月设立预警机制以来,“医闹”事件显著减少,医疗纠纷也大幅减少。
为了客观公正地处理医患纠纷,江西有关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引入了独立于医患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调解机制。2008年5月,江西省综治办会同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部门在全省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即由医学专家、法学专家和人民调解员组成专业调解委员会,受理调处医患纠纷。一年多来,全省专业调解委员会受理医患纠纷30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到96%,一些久拖未决的医患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取得了明显成效。(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