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圣丹斯电影节在美国拉开帷幕,其中的 VR 影片《Defrost》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该片以第一人称讲述 “我” 坐在轮椅上和家人团圆的故事,代入感很强。最近又刚好看到 VRRV 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移魂杀阵》,同样发生在医院,使用了类似的方式实现代入感,但剧情更复杂,张力更强,5 分钟看下来不觉得时间过的慢。
传统电影大概可以分成文艺片和商业片,文艺片节奏慢,注重情感的传达,故事的内涵,引发观众思考,商业片则节奏快,注重讲有意思的故事和视听冲击。从这个角度比较,《Defrost》更像是一部文艺片,《移魂杀阵》则有了商业片的雏形。具体到讲故事技术,我认为《移魂杀阵》可能比《Defrost》探索的还要远些。
《Defrost》一镜到底,通过模拟人的视角,演员注视镜头,镜子的运用,很好地将观众带入到了模拟的角色第一人称中。视觉引导方面主要通过演员对着镜头说话实现,场景切换使用的是镜头运动。《移魂杀阵》模拟代入感方面和《Defrost》类似,但综合运用了一、三人称视角,使用了多幕切换,人物话不多但交代了关键剧情,在视觉引导和场景氛围营造方面也做了不少设计,最终讲了一个稍复杂些的故事。
通过自己总结和与《移魂杀阵》导演殷勇交流,从表现技术层面具体分析两部影片:
《Defrost》
剧情:30年 前 “我” 因为疾病而被冷冻,现在技术进步 “我” 的病已经可以被治愈。如今解冻后,“我” 坐在轮椅上,被医生推着经过走廊,去会客室见如今的家人,时光荏苒,如今的家人已经陌生,他们围着我说了很多话。家人走后,医生举起镜子,我看到镜子中一张年轻女人的脸,那就是 “我”。
分析:该片一镜到底,共 2 个场景,主角坐的轮椅沿医院走廊转到一个会客室。代入感方面,该片完全模拟坐在轮椅上的人的第一视角,照镜子时又通过镜子再次完成自我认知。注意力引导方面,走廊场景,一个医生在前面引领着轮椅不断对 “我” 说话,引导注意力。会客厅场景 “我” 的家人在 “我” 面前排开挨个讲话,说话的人是注意力焦点。照镜子时,镜子中的 “我” 自然成了注意力焦点。
该片技术完成度高,剧情简单,后半段,家人围绕着 “我” 说话时,时间比较长,节奏比较慢。
《移魂杀阵》
大概情节:一个黑心医生收了一个富家女孩的钱,在给一个穷女孩做手术时故意放弃抢救,导致穷女孩死亡,并把她的眼睛移植给了富家女孩,穷女孩死后的灵魂知晓了真相,并唤醒了自己的眼睛...
该片共 2 个场景,四幕,幕间直接切换。
第一幕,躺在手术台上的第一人称视角,从很小的视野逐步扩展到整个画面,像是逐渐睁开眼,看到两个医生在给自己手术。手术进行过程中大出血,一个医生要抢救,被另一个医生阻止,之后两个医生准备挖眼晴。
第二幕,与第一幕同样的场景和视角,不过身体已经盖上了白布,“我” 看到自己的鬼魂在病房游走,之后,鬼魂坐到床边,举起镜子,让 “我” 看到自己双眼被挖的样子。后来医生以为有声响,进来查看,确认房间没人,“我” 也已经死亡,关灯出去。
这一幕鬼魂在房间游动时,采用了瞬移的方式。通过镜子完成自我认知和 Defrost 不谋而合。照镜子时,还对周边做了虚化和变暗处理。
第三幕,一个病房里,下面是病床,视角被放在了病床正上方比较高的地方,向下看可以俯瞰整个房间。富家女孩躺在病床上,双眼缠着纱布。一会医生从门口进来,看了一眼富家女,感叹穷人家的孩子命不值钱,然后走了出去。
第四幕,还是在上一幕的病房,不过是在晚上,视角在病床之上,但只有人坐在病床头的高度。环视四周,房屋外在灯光投影下有人影来回飘动。昏暗的房间中,一个声音一直在呼唤:“醒来吧,我的眼睛!”,一会,病床上的富家女坐了起来,扯下纱布,露出魔化的眼晴,全片结束。
该片在场景、机位、后期等多方面对观众的注意力进行控制:
开头充分吸引观众注意。开片导演选取了手术室这样一个天然封闭,而且多数人比较陌生的空间,而且刻意只展示了一小部分,引发观众的好奇。10 秒钟后画面才慢慢展开到整个场景。
利用场景自身限制视线范围。前三幕,背后视角要么是墙,要么是天花板,把故事限制在了观众眼前 180 度-270 度的区域里,避免了扭头看背后跟不上剧情的问题。只有第四幕 360 度视角都有意义,但这一幕只有一个主体。
每一幕开始,都留了几秒钟的时间,没进展剧情。这部分时间实际上是给观众观察场景的。观众看到一个新的场景,必然会先四处看看,了解整个场景。之后再进展剧情,观众不会因为看场景而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