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医学院更是当时北方最好的医学院,拥有一批一流教授,这在战时十分难得。如全国著名的解剖学家李赋京、微生物学家张效宗、眼科学家张季平、神经内科的张静吾、外科的闫仲彝、皮肤科的刘蔚同、病理科的鲁章甫、内科的朱德明等教授。他们大多留德归来,是德国著名大学的医学博士。
张效房所在的班级,有60人,最后出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比如,郑大一附院去年刚刚去世的96岁老教授魏太星,20世纪50年代即被选为全国劳模,是我省心血管的权威、心电图学鼻祖;常泰吉,曾任安徽省人民医院院长,小儿科权威;郑效文,骨科权威,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岳阳医院院长等。
“一是有一批出身名校、师从名家、学识渊博、讲课认真的教授;二是有一群受国家耻、民族恨激励,发愤读书的同学;三是学校和医院各种教学硬件完整齐全;四是小县城中幽静、不被干扰的学习环境。”张效房分析道。
这一切,正如张清平在《河南大学的青青子衿》一书中描述的一样——
“‘济济多士,风雨一堂’。一个优秀的学术群体,必定会发散出相互作用的学术精神。如同群星璀璨投射出辉光,映照在寥廓的夜空。”
柒
当年学生,今已“先生”。如今的张效房,可谓是“桃李芬芳”。
2月26日17:00,已经临近下班时间,但是郑大一附院门诊楼7楼眼科门诊17诊室外,依然人满为患。
张效房的“大弟子”张金嵩,正在为患者看病。
“今天患者比较多,有近80个号。”待把所有病人看完,已是19点30分。
“您是不是也到退休年龄了?”记者问。
“早到了,不过我老师还在给病人看病呢,我也不好意思偷懒呀。”张金嵩呵呵地笑了起来,“在我们医院,单是80岁以上还在坐诊的老专家都有18个呢,有好几个都是我的师兄师姐,我还算是‘小不点’呢。”
今年70岁的张金嵩,1968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1978年成为张效房的首届硕士研究生以后,被大家称为张效房的“大弟子”。
张金嵩对老师的印象是,“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
而他也正将张老师的这种作风一步步传承。
每次提起自己的学生,张效房很自豪,满脸疼爱。而一提起张效房,他的众多弟子,则满是敬仰和崇敬——即便他们自己也已经“远近闻名”,在各自的领域内成就非凡。
十八大党代表中,来自全国医学界眼科的代表只有两位:一位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杨培增,一位是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雷方。
而这两人均是张效房的学生。
一提起张效房,杨培增和雷方两人忍不住侃侃而谈。
“在张老师90岁生日宴上,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到中年,最大的幸福是,回到家后,能叫一声爸妈;而作为学生,毕业三十年四十年了,工作中遇到困难,还能有老师给指点,是学生们的幸福。”杨培增说,当时他说完这些话,很多师兄师妹都忍不住眼热,因为这道出了众多学生的心声。
雷方如今从一个眼科界的“大腕先生”跨到了教书育人行列,成为一个“育人先生”。
“不管是当医生,还是当老师,张老师对我的影响从来没有断过。”雷方说,张效房老师有一句座右铭:“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
这种教泽余韵,并不只是影响到“嫡传弟子”。记者偶遇的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韩战营,并未直接受教于张效房,但他对张老敬佩有加。更是受教学医院这种氛围的吸引,从上海归来,扎根郑州发展,执着于医学事业。
旧时红烛犹照人。集大家之成,释荧荧之光,代代相传,烛照人心。
“先生”名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国际著名眼外伤和眼内异物专家、医学教育家。1945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1950年任该院眼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眼科主任。
1980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外伤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名誉所长;1988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医院,任名誉院长;1983年至今担任世界眼科基金会理事、中国分会会长等。
1978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7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河南省政府科技功臣荣誉称号。随后,获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等二十几项荣誉。
记者手记
“先生”气韵
今年1月底,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到郑大一附院体检时偶然发现,30年前他刚上班时已经名满医学江湖的张效房教授,居然还在坐门诊。老先生的年龄,应该有90多岁了吧。这让他震惊。
我们一打听,也觉得震撼。这所知名的教学医院中,70岁以上还在坐诊的大夫,居然有95个。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密码”?
我们一家一家医院问过去,基本确定张效房是目前省会医院中还在医院内例行坐诊的最高龄的“先生”。
1个月内,我们5次前去采访,从门诊到病房到编辑部到他家里。甚至,还偷偷跟拍过他。
我们“偷拍”那天中午,老先生走得很慢,小心地躲避迎面疾驶而来的电动车,侧身避开急匆匆奔走的人流。他还顺手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一份粉浆面条,用塑料袋提着回家了。
老先生的老伴儿是他大学同学,走得早,儿子和女儿都事业有成不在身边,平时有个保姆照料他的生活。保姆大姐说,老人生活简朴,做啥吃啥,吃得也很少。
老先生的听力不太好。每一次提问,我们都需要走到他身边,俯在他听力稍好的右耳边,大声说出要问的问题。他会沉思一下,然后再认真作答。
他沉思最久的,是当我们问到“您是很多人的榜样,谁又是您的榜样”这个问题时。
他说是毕华德老前辈——眼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奠基人。毕华德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眼科学会,并于1950年创刊了《中华眼科杂志》。
“他一辈子治学严谨,在帮助年轻人方面不遗余力。只是,1966年不幸病逝了。”张效房说,毕老110周年诞辰时,他还专程去参加了纪念活动。
他在动荡年代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一直坚守着一张安静的书桌、一间神圣的诊室,宁静、淡然。
面对这位世纪老人,下笔总觉艰难。为一个又一个细节,我们反复核实,除了当面请教,还多次电话、短信叨扰。老人总是乐呵呵的,从不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