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达7.72亿
商务部资料表明,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16%>>>
【我来说两句】
医生如何重拾医德?
有人提出不从人心、道德出发,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但实际上,靠医生个人道德约束是难以实现行业规范的。寄希望医生的道德能挽救中国目前让人垢病的医疗环境,显然是不可能的。
作为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患者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敢于站出来披露500万天价药费内情,是因为一个医生的医德,一个人做人的底线。但王雪原同时也感触颇深地告诉世人:
“在我国,60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实际付出很多,但大家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与外国同行没法比。面对生存压力,白衣天使的道德防线其实很脆弱,这就出现了比较有趣的现象:“非常有良心的医生,另谋高就;差一点的,随波逐流;最差的,为了逐利不择手段。”“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在医疗体制上进行改良。”
【我来说两句】
医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德规范如下:救死扶伤,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文明礼貌服务,廉洁奉公……医疗单位都应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认真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对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应聘、提薪、晋升以及评选先进工作者的首要条件>>>
《希波克拉底誓言》
职业道德 职业规范 职业禁忌
国内外医疗对比一览
● 医生执照获取及职称评定
在国外评价医生特别看重临床经验。 以南非为例,要由全科医生升为专科医生,要经过6年,每年都要在专家组成员的考核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还要到专门的医院完成一定学时的专业培训,专家考核后认为完全合格了才能通过。
在美国,一个医生要想取得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执照,从医学院毕业后先要在大内科轮转实习,然后到与神经内科相关的辅助科室实习,再到神经内科干3年,才能取得专科医生考试资格。此时已经是毕业五六年以后了,但还是得通过考试才能取得专科医生证书。
而在中国,医生职称评审太过流于形式>>>
● 医生服务态度
在国内,很多医生对病人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一些医生还会显得不耐烦,根本不解释病情,只告知结果。
国外的医生把患者当成平等的人看待,甚至对他们来自己这里看病抱有感恩之心>>>
● 医生对患者的尊重程度
在国外,医生给艾滋病人看病时不戴口罩,不穿隔离衣。而在中国,尽管很多医生了解这个病,但还是会戴着手套给病人查体>>>
● 国外医疗制度一览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我来说两句】
加大政府投入和管理,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加大政府投入,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城市基层倾斜;构建城市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并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领域是公共产品,属政府投资范围。公立非营利医疗机构是保证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的主体,应由政府承担责任,同时实行医疗机构的收入上缴,其建设发展及运行费用由政府核定拨付,并实行严格的价格管理。>>>
两会中,温家宝总理透露,中国将加快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储亚平提交议案,建议药品全部由国家定价,建立药品专卖制>>>
实行“藕断丝连”式的“药房托管”难除“病灶”,不如用“猛药”治根,实行“快刀斩乱麻”式的“医药分家”。
>>>
通过发展其他相关行业,来规范、带动医疗行业的发展。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介入并承担人们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的医疗专家们,对医院的账单“掰扯”的那叫一个细。>>>
完善医院内部制度,改善医生考核标准
医院完全可以进一步细化管理:当天账单当天核对,向病人或家属说明用药意图与治疗方案,防止医药勾结、严禁私设小药房和小收银台。设置挂号岗位定期轮岗制、患者挂专家号实名制、门诊24小时监控等医院制度>>>
健全医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坚决废止各科室独立核算、承包,医疗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的做法。>>>
从实际操作看,目前国内医生职称评审太过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就职称考核的要求看,太强调“学历”、“资历”、“论文”、“考试”等硬杠杠了>>>
福建省卫生厅新出台的规定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对于投诉属实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通报,同时将投诉处理情况纳入卫生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核内容之一,与医务人员年度考核、职务等相挂钩。>>>
加强内外部监督,对不法行为必须予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