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燕之屋深圳仍卖问题血燕 律师称必须退货

燕之屋深圳仍卖问题血燕 律师称必须退货

发布:2021-05-02 19:4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位于罗湖区梅园路的燕之屋加盟店内,干货型血燕已下架,但瓶装即食型血燕仍在销售,而且售价不菲,每盒600至1000元不等。该负责人认为,在没有相关标准的情况下

燕之屋深圳仍卖问题血燕 律师称必须退货

“黑心”燕窝系列调查之五 ——

  燕之屋深圳仍卖问题血燕 律师称必须退货

  编者按:记者连续两天实地走访深圳多家商超、药房及滋补品商店发现,绝大部分血燕产品已于上周陆续下架,位于深圳罗湖区梅园路的"燕之屋"加盟店内,瓶装即食型血燕仍在销售,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员表示,即食型血燕没有质量问题。对于消费者的退赔问题,鲁律师表示消费者应凭医院或鉴定单位出具风险评估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向经营者主张权利。

  问题血燕深圳仍有销售

  消息传出后,国家工商总局8月16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燕窝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对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燕窝进行下架退市处理,并依法查处。连续两天,南都记者实地走访深圳多家商超、药房及滋补品商店发现,绝大部分血燕产品已于上周陆续下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燕窝多为白燕,主要产自印尼、泰国和越南。

  位于罗湖区梅园路的"燕之屋"加盟店内,干货型血燕已下架,但瓶装即食型血燕仍在销售,而且售价不菲,每盒600至1000元不等。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员表示,即食型血燕没有质量问题,不在此次下架范围。随后,南都记者从"燕之屋"总部了解到,该公司早已通知旗下各加盟店对血燕产品进行全线下架,包括即食型。

  "下架只是暂时的。""燕之屋"总部相关人员强调,目前燕窝产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血燕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说法存在争议。

  消费者遭遇退货难

  问题血燕售后如何处理?目前各地执行不一。根据之前浙江省工商部门的提示,如果消费者手中持有工商抽检的问题血燕,可凭相关购物凭证要求商家退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商家要么坚称产品没问题,要么含糊以对,消费者遭遇退货难。

  律师:退货是必须的

  鲁律师:由医院或者鉴定单位出具风险评估报告或者鉴定结论,消费者凭该鉴定报告向经营者主张权利。

  有消费者要求退一赔十,我们看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假一赔二”的惩罚性赔偿,而《食品卫生安全法》更是规定了“假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在处理血燕问题的时候,应当适用哪条?

  鲁律师:作为消费者,只要有证据证明经营者是明知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法律规定,在要求经营者赔偿其损失的同时,当然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燕窝造假牟暴利曝行业乱象:无标准令人忧

  记者从福州检验检疫部门了解到,目前,国内对于正规进口的燕窝检验十分严格,进口报检时须提供有效的入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和原产国官方检验检疫证书。

  但对于走私或假冒的燕窝,有关市场监管却显不足,“关键是燕窝现在都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福建省最大的燕窝产品加工企业厦门丝浓食品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认为,在没有相关标准的情况下,一些黑心商家肆无忌惮地造假,扰乱了国内燕窝市场,应予以严厉打击。

  业内人士呼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燕窝等珍贵滋补保健品开始走进中国一些家庭,有关部门亟待分门别类地加强对滋补保健品行业的标准建设,健全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问题血燕戳国标痛处 专家直指食品安全法不健全

  血燕事件中,一些企业可能有宣传不实的嫌疑,但担任市场裁判角色、肩负维护市场秩序使命的国家标准,也应该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标准滞后”不能成为食品质量安全的万能托词。

  张大超还介绍说,燕窝产品在我国并没有相关标准,缺乏质量控制体系。由于没有标准,对什么是燕窝以及什么是血燕当然就没有相关定义,无法通过标准来鉴别真假。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第7条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法》第18条规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

  专家还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经常出现标准缺失甚至空白的现象,这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亟待改善,比如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研究力量薄弱,还欠缺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体系。另外,还要尽快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监管不作为是血燕造假的同谋

  世上可能本没有血燕,但盲目进补的人多了,于是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名叫“血燕”的昂贵补品。血燕是一个瞒天大谎,但这个谎言是如何炮制出来,并最终为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仍是一个疑问。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近日追访了血燕的多个源头,采访了有关检验检疫机构,并亲自购买样本送检,但最后只得到一个非常“骨感”的发现:在血燕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链,业内人尽管普遍了解造假内幕,却始终不曾有人去揭开。高级补品后面的高级骗局,看起来是一个长期的共谋。

  央视节目中透露的几个细节很有回味的必要。浙江省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谈到检验血燕的动机时说,无论消费者还是监管者,对血燕都不是很了解,但血燕的颜色“一模一样”就让人怀疑是否添加了什么东西。正是这种基于常识的怀疑,最终揭开了血燕的真实身份,并发现了血燕可能致癌的安全风险。既然如此,人们不禁想问,为什么工商部门以前没有对血燕开展亚硝酸盐含量检查呢?只要有一次检查超标,血燕就可能神光尽退。但不可想象的是,这么多年来的食品安全检查,都不曾伤及血燕之汗毛,这样的百密一疏几乎也堪称奇迹一件了。

  关于监管不作为的结论,另有一个事实可作为佐证。广东省检验检疫局介绍说,他们从2009年就开始对燕窝产品“每批必检”,因为执行燕窝产品亚硝酸盐零检出的标准,所以这两年几乎没有批准进口血燕。但央视记者从广东一家经营者那里得到了一张血燕的报关单和检验检疫证明,表明该批产品并未检查过亚硝酸盐含量。杭州某企业血燕产品的进口单证上,同样显示没有检验亚硝酸盐。这就意味着,在进口把关这个环节,检验检疫机构丧失了其作用。检验职能的缺失和走私的泛滥,让血燕市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不管市场。这大概就是一个谎言最终变成一个传奇的根源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