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6日讯(记者 苏琳) 9月16日,是“世界避孕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承办、HealthTalk健康教育传播平台策划的“守护青春·孕育未来——青少年生殖健康公益讲座”上午在中央民族大学大礼堂举办。
9月16日,“守护青春·孕育未来——青少年生殖健康公益讲座”在中央民族大学大礼堂举办。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中央电视台《新闻1+1》主持人董倩,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黄菡,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亚太避孕理事会委员吴尚纯分别作了《人工流产低龄化谁的“痛”》、《好好爱,少伤害》、《你不能不知道的痛》的主题演讲。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助理胡金霞致辞。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自2007年起,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这是一个国际性的纪念日,旨在提高年轻人的避孕意识,促进年轻人对自己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年轻人的生殖健康和性健康。其愿景为“建立一个没有意外妊娠的世界”。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致辞。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本次讲座还邀请医学人士、新锐女性等多方代表,围绕“人工流产低龄化”展开深入探讨,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现状、问题到应对措施,为青少年受众提供更具深度的见解和建议。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现场致辞。
中央电视台《新闻1+1》主持人董倩作了《人工流产低龄化谁的“痛”》的主题演讲。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世界避孕日”得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2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科学医药团体的支持。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2009年,中国首次加入“世界避孕日”的宣传活动,并提供“世界避孕日”中国官方网站支持。倡导年轻人就避孕问题自信和坦诚地交流,进行正确避孕方式的引导,促进年轻人选择高效的避孕方式避免意外怀孕。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黄菡作了《好好爱,少伤害》的主题演讲。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据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助理胡金霞介绍,自2011年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就开始关注年轻育龄群体流产及重复流产的问题,并成立了专门的“伊爱基金”。其以“公益性”和“以患者为中心”为导向,支持为年轻育龄女性提供科学的避孕宣教和咨询服务,促进高效避孕措施的落实,从而避免人工流产和重复流产的伤害,使得每年逾150万女性从中获益。
“妇基会相信这种服务模式,也许可以为青少年生殖健康事业的发展积累成功经验,提供有益借鉴。”胡金霞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亚太避孕理事会委员吴尚纯作了《你不能不知道的痛》的主题演讲。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作为致力于提高女性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国性公益组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近几年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并联合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卫计委科研所、人民网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公益项目”,在全国医疗机构建立了一批符合中国国情的流产后避孕咨询门诊。发挥医院的专业优势,向年轻的流产女性宣传科学避孕知识,以期帮助她们远离再次人工流产伤害。
“守护青春·孕育未来——青少年生殖健康公益讲座”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新闻链接
一、“安全无痛”不绝于耳,人工流产成为经济利益驱动的“市场”
在性观念逐渐开放的21世纪,人工流产的报道早已屡见不鲜。2015年初,中央电视台《新闻1+1》做过专题报道:“我国每年有1300万例人流,重复流产率高达55.9%”。报道不仅强调此数据背后的伤痛,更将着眼点落在了“低龄化”的趋势。低龄流产问题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8岁,最小的只有13岁”。
与此“相映成辉”的是满天飞的人流广告,“安全无痛”“随做随走”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人工流产沦为不良商家经济利益驱动的“市场”。在这些不实广告的狂轰乱炸之下,许多青少年女性走向了一些条件不太好的医院乃至黑诊所。然而人工流产真的“无痛”吗?其实是借助麻醉技术偷换概念,在受术者神经被麻痹对疼痛没反应的情况下实施吸宫流产手术,不仅可能导致子宫损伤、输卵管阻塞、内分泌紊乱等,更可能造成怀孕的“土壤”(子宫内膜)越来越差,日后不孕的几率也比一般人要大很多。
二、“蜻蜓点水”式的性教育,暴露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需求之间的巨大鸿沟
当前青少年性观念开放,但性安全知识和保护意识不足,往往遭遇非意愿妊娠。于是,他们在不经意间将“奋不顾身”的爱情,从最初只若初见“文艺片”,变成怀孕分手的“武打片”,最后演变为流产伤害的“灾难片”。而这些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不仅仅是个体的噩梦,也是社会的痼疾,对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此外,人工流产的低龄化、普遍化折射出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短板”。相比网络上纷繁复杂、无孔不入的性消息及图片对青少年的大肆轰炸,学校和家庭的性安全教育却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多年都未曾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按理,作为家长和担负“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老师应该是有“疑”必解,有“问”必答。但遗憾的是,多年以来学校的性教育始终停留在“教学大纲”的“生理卫生自习课”上,欲说还休,“蜻蜓点水”。而家长更是“羞答答”,刻意回避两性问题,使得青少年一代大多数对性安全缺乏必要的了解与预防,由此导致伤害身心的人流现象居高不下。而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性教育,亦暴露了我国青少年多元化性与生殖健康需求之间的巨大鸿沟。
三、“全面合力”弥补性教育“短板”,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全面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迄今为止,我国避孕举措主要针对已婚群体,相关部门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避孕药具发放给已婚育龄妇女,与年轻群体无关。针对未婚人群的避孕服务或者政策几乎没有。中国青少年的性安全与生殖健康就这样暴露于一种真空状态,没有人保护。
然而面对如此浩荡的年轻育龄人群,仅寄希冀于他们提高避孕的觉悟或者“禁欲”是不现实的。因为青少年性健康和避孕安全教育是一项兼具隐私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系统生殖健康服务,迫切需要家庭、学校、医疗保健系统乃至社会形成一股正向引导和科学教育的全面合力,进而推动更加完善的避孕计划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覆盖青少年群体,包括家长坦诚谈性,奠定良好的性启蒙基础;学校开诚布公的开展科学而正规的性普及知识教育,使青少年对性安全和性责任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而当性早熟成为趋势后,社会就应对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比如给未成年人实施医疗援助或在公益组织的牵头下,由医疗保健系统为年轻人提供亲切、专业、高效的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以期弥补性教育“短板”,切实提高育龄群体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