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 (张晨翼)“精子库告急!”“一‘精’难求!”……近日,这些“吸人眼球”的标题和字眼在中国媒体频繁的曝光。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四川、山西、河南、吉林、上海、山东等地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精子库库存“危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精子库负责人梁博士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民众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加大,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等都提高了社会对优质精液的需求。
北京家圆医院辅助生殖(试管婴儿)中心副主任韩斌透露,近年来,该医院的精子使用量一直在增加,去年该院供精数百例,按照试管婴儿周期数增长比例计算,今年预计会成倍增加。
韩斌说,国家对于精子库设置要求非常高,全国仅十几个精子库。有数据统计,七八年前,全国试管婴儿周期数总计约2万;四五年前,总数达到10万;到2015年年底,这一数字已经高达50万。预计在未来的2-3年间,中国试管婴儿年周期数达到100万时,试管婴儿周期数才能趋近饱和。所以就目前状况看,精子库告急状况还会加剧。
需求在增加,但是供给却难有相应提高。
“在既有条件下,对捐精的宣传并不像献血那样容易。我们很难进入公共场合,因为大家在伦理道德方面可能会有想法。因此,想法与争议就比较大。”梁博士说,民众对捐精的认识程度没有跟上对献血的认识程度。
“这种落后观念的束缚也发生在高校内。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去学校进行宣讲。但校方几乎都会否定。就算支持,也只允许我们进行小规模宣讲。”梁博士补充道。
有专家指,精子库的库存“危机”,实际上是优质精液供求出现问题。
据解放网消息,上海人类精子库与国内20多家生殖健康中心有合作,每年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需求有2万多份,但实际能供出去的只有1万多份。特别是,优质精液库存逐月下降。
有报道指,中国精子库中的精子质量正在下降。一方面,人类精子质量存在整体下降情况;另一方面,因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使得精子库对捐精者的条件要求放宽,也导致了精子质量的下降。
对于如何提高精子质量,韩斌认为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良习惯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如经常抽烟、酗酒、熬夜等。建议大家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健康作息,实现优生优育。
沈阳九州医院副院长兼辅助生殖中心(试管婴儿)主任廖希也提醒大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每天在狭窄环境中坐姿工作的人群,以及从事放射射线类职业,和长期接触化工产品者,精子质量会相对低,不提倡以上职业人群捐精。
韩斌表示,中国对于精子使用次数的控制近乎苛刻,在欧洲,一个人的精子可供给15人次,而中国仅可供给5人次,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精液的供给。“以前发生过在读博士捐精致死事件,对这个行业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精子库的捐精者比例中,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占到了90%以上。梁博士说:“这是因为大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心态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