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乳房 > > 国内AI医疗过热:看错病开错药的机器人落户81家医院(2)

国内AI医疗过热:看错病开错药的机器人落户81家医院(2)

发布:2018-12-08 06:04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由于沃森的“出场费”不能进入医保,只有经济条件允许的特诊患者提出要求时才会使用,自2017年年底引进以来的约一年时间里,赵铭所在的医院一共只使用过二三十例,占其总患者的病例数1%不到。他透露说,目前,沃森

由于沃森的“出场费”不能进入医保,只有经济条件允许的特诊患者提出要求时才会使用,自2017年年底引进以来的约一年时间里,赵铭所在的医院一共只使用过二三十例,占其总患者的病例数1%不到。他透露说,目前,沃森是由经销商免费提供给他们医院使用的,它的“出诊”费用——每次至少5000元。

沃森使用率偏低的另一个因素是“水土不服”。

以鼻咽癌为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 80% 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又以广东省居多,因此又称广东癌。但这种癌症在美国发病率很低,不在沃森学习范围内。赵铭表示,“我们的鼻咽癌治疗是全世界最好的,治疗成熟,基本不用多学科诊治,更用不到沃森。”

在收费模式上,百洋科技最初尝试的是“按服务收费”,即对产品本身不收费,而是以每次使用收取2000元服务费的价格售卖给分销商,再由分销商加价销售给医院,但这种方式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推广效果。

现在,百洋改变了策略,销售沃森系统的ID,即医院根据需求采购一定数量的ID,每个ID使用人数不限。王必全告诉记者,每个ID售价范围,是几十万元。目前,百洋科技推广的261家医疗机构已经有81家签约,单家医院最多购买五六个ID。

多位业内受访者表示,目前,国内推销沃森的最大障碍是难以获得医院和医生的认可。因为只有让医生适应沃森的操作方式,养成使用习惯,才能实现收费目的。为推销沃森,分销商们不仅需要对医生进行培训,有时还要帮助医院建立新的沃森会诊中心,甚至承担起室内装修的工作。

对此,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时占祥却不以为然:“AI确实可以提供更多的参考辅助,但为什么要用AI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呢?有人会说之前的医生都干吗吃的?”

AI医疗到底能做什么

1999年冬天,美国人瑞克·克里格带喉咙痛的儿子到明尼阿波利斯的紧急护理中心看病,一等就是两小时。克里格感觉到,需要有一种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来解决家庭常见病。

一年后,克里格与合伙人在当地一家食品店里创立了第一家快捷医疗Quick Medx,并于2002年改名为“分钟诊所”(Minute Clinic)。这家医疗连锁机构设计了一种标准化程序,帮助医生和护士快速看病,平均每位患者只需要15分钟。

当然了,“分钟诊所”并不是万能的,它主要解决普通疾病、轻微外伤和皮肤病这三类常见病,也就是感冒、过敏等40多种,并对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监测。患者每次就医的记录会被记录,电子病历也可以共享到其他医疗机构。

据前CEO迈克尔·豪威公开表示,分钟诊所5万个咽炎病历的治疗程序有效性显示,99%符合最佳做法,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5%。

在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时占祥看来,诸如分钟诊所一类便是AI医疗产品最好的使用场景之一。“AI医疗系统需要帮助人们回答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它要能辨别人们对一种病的不同主诉,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最终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时占祥举例说,对于肠胃感冒患者,有的人说是肚子痛,有的人又说发烧,那么AI产品需要收集这些常见病的大量数据,并将非结构化表述结构化,做成标准化的问答,从而循证看诊。

按照“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时占祥认为AI医疗最好的使用场景是治疗方案的选择,而不是诊断。“治疗方案的数量是有限的,但人不一定有办法、或许也不想把每一个都弄清楚,那么AI可以用大数据看看,这个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哪种方案最合适。”时占祥说。

诊断却很难说清楚。时占祥举例说,在临床诊断时,医生最常用的就是“待查?”例如有些患者所有指标都是阴性但就是发烧,只能“待查”,标注“?”则表示,患者很可能一觉醒来后症状就显现了,那时才能确定是什么病。

即便是可以确诊的病种,由于AI学习数据有限,也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是哪种疾病。例如,一个精通乳腺癌分析却没有学习过鼻咽癌的AI系统,在1000份乳腺癌患者病例中塞入10份鼻咽癌患者的数据,AI可以分析出后者不是乳腺癌,却无法说出具体患了什么病。

病历数据可以分为门诊病历、病房病历和会诊中心记录三个来源。门诊病历的内容最空泛,很难获取有效信息;病房病历可筛选部分有效数据;质量最好的就是会诊中心的记录,“但对AI来说最重要的多学科交流的对话过程却往往被忽视,只存在录音或视频中,没有整理成可被读取的文字。”时占祥补充说。

现实数据质量堪忧也是一些AI医疗产品选择学习虚拟病历的原因。

“真实世界的病历错误太多,不能让AI按照不规范的样本学习,我想这也是沃森选择文献的原因。”王泰峰解释说,医疗诊断出错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即便AI进行了训练也无法取代医生成为责任主体。

除了疾病治疗,多位受访对象表示药物研发是AI在医疗领域运用最成功的场景。药物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美国塔弗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2014年的报告显示,一款成功上市的新药,平均花费约25.85亿美元,其中包括约13.95亿美元的直接资金投入和研发失败导致的约11.64亿美元的间接投入,以及其他投入。

AI药研系统能在医药研发过程中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时间,降低药品研发成本,同时基于数据模型,预测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副作用等。以美国药品研发的公司Atomwise为例, 2015年,该公司宣布通过AI计算在一周内找到了两种或许能用来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药物,成本不超过 1000 美元。

国内产业泡沫

“人工智能就是代替重复性劳动”,康夫子科技公司创始人张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工作是重复性的,人工智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如果不是,我觉得目前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尽管有关AI在医疗领域的最佳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投资者与创业者们已蜂拥而至。政策利好是一大重要原因。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发展医疗健康服务大数据,构建综合健康服务应用。随后,国务院、卫计委相机发布多项政策,促进各省市政府将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提高到战略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