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八旬老人 5 次致电本报,推荐玉林社区好医生张登勇
7月21日下午1点,在成都高升桥的一个画室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握着毛笔,在画纸上画下两只熊猫。老人叫魏绍靕,今年已经82岁了,四年前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时,她根本没想到自己还能继续作画。
“多亏遇上的张医生!”得知华西都市报正在寻找基层好医生,魏绍靕5次致电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推荐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登勇。“第一次遇到一个医生,他让我少吃药!”
不愿大医院打挤老人选择社区医院
家住电信后街的魏绍靕,在4年前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房颤,“我也学过医,知道房颤可能引起猝死。”体检结果,让几乎从来没生过病的魏绍靕“被吓到了”。经过医院进一步检查,她因左心房传导阻滞、心房钙化入院。
20天后,病情稳定的魏绍靕,带着医生开的十种药出院了。每隔十天,魏绍靕都要去市内一家大医院进行复查,这让她第一次对“看病难”有了切身体会。
“早上六七点就出门到医院排队,要到上午11点过才轮到我,看不了几分钟,就叫下一位了。”走廊坐满了患者,医生桌子上的病历堆得高高的,回忆起4年前在大医院看病的经历,魏绍靕叹了口气,“我也理解他们,病人太多了,他们也忙不过来,但对于患者来说,心里肯定会好受。”
这样“折腾”了四五次后,魏绍靕开始向邻居们“吐槽”自己的看病经历。“你去社区医院看看,那里人少,医生也不错。”一位邻居提醒她。
冲着“人少”,魏绍靕来到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张登勇的病人。
医生主动减药通过聊天来开导病人
“老人家看起来最近精神状态不好,是不是心里压力太大了。”初次见面,张登勇的这一句话,让魏绍靕觉得,“他跟其他医生不同。”
作为成都市疾控中心的退休员工,魏绍靕曾接触过不少医生,在她看来,一些医生一见患者就“直奔主题”,说病情、开药方,而眼前这位医生,更多地是通过聊天来开导病人。“他跟我说,‘生病了就治,不用怕,你这个病没什么大不了。’”在生病的时候,医生的一句安慰比家人的十句安慰都更有效,简单的一句话,让魏绍靕豁然开朗。
“每天都要吃一把一把的药,太痛苦了。”面对眼前这位面带笑容、语速不太快的医生,魏绍靕也打开了心扉,向他抱怨起自己吃药的痛苦来。经过仔细查看用药,张登勇把药的种类逐渐从十种减到一种。
魏绍靕喜欢画画,但自从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后,家人就不再她每天去画室。
“你喜欢画画,就坚持画。”张登勇的鼓励,让她重新握起了画笔。“真正的疾病,在心里面,张医生治的,不仅是我身体上的病,更是我的心病。”
四百慢性病患者张医生建好健康档案
21日下午3点,在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登勇正在给病人测血压。48岁的他,原本是武侯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从一家二级医院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登勇也从原来坐等病人上门,转变为居民的家庭医生。
在这里工作8年,张登勇的电脑里存了四百多个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档案,隔一段时间,他就会电话进行回访,腿脚不便或者情况特殊的病人,他还会上门问诊。“大医院更着重于大病的治疗,而我们则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小病小痛,来社区医院也是完全可以搞定的。”
张登勇的患者,既有偶尔头痛脑热的年轻人,也有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和魏绍靕一样,他们选择这里的原因,几乎都是距离近、病人少。“5分钟就走拢了,不用子女专门请假陪我看病,挂了号基本上不用排队就可以看病,而且这里的医生,态度客客气气的,为啥非要去大医院挤?”刚开完药的刘女士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 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