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在这方面,劳汉生提出了他的建议,“要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工学结合培养人才。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借助企业的力量,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进校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与企业紧密合作,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学生。”在该模式下,就学即就业,学生能更有计划、更有效率地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有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版”,实现校企双方真正无缝对接的同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
对于梅州的中职学校来说,建高职院校是一大利好消息,它将打通中高职升学通道,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生毕业的时候将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本地读高职成本比较低,这对中职学校来说也会更有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报读,这有利于我们的招生。”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江立志说,以前他们学校的学生想升学继续学习技术,但是无奈外地的高职学院比较难考上,高职院校符合一定标准以后可以申请自主招生,这样对于本地的学生来说考上高职的概率就大了。
全市将建两家三甲医院
预计2018年启用,结束江南片区无上规模医院的历史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配套和设施建设项目,是备受市民关注和期待的重点项目。此次梅州市委书记黄强、市长谭君铁率队调研督办市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中,备受关注的还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市芹洋半岛片区医院两家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的项目。两家医院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之中,预计2018年正式开门迎客。
投资19亿元新建市级三甲中医院
目前,梅州市仅有梅州市人民医院一家三甲医院,对于拥有430万常住人口的梅州及医疗服务辐 射到的梅州周边地区而言,是完全不够的。为此,梅州在城区选址新建两家按照三甲标准建设的医院,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是由广东紫合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梅州市城投实业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共同组建的市级非营利性医院。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的要求来建设,选址在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广、环境优美的江南新城客都大道与下穿隧道的东南面。“项目计划总投资19亿元,占地面积为240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3000张。”梅州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芹洋半岛片区医院还未正式命名,项目选址在芹洋半岛S223线以北的客家文化产业基地相邻地块。项目由广东国丰源文化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同样以股份制形式共同组建,医院按照三甲标准建设成市级综合性医院。项目占地面积约287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置1500张床位,计划总投资15亿元。
“新增医院将结束江南片区无上规模医院的历史。”上述梅州市卫计局负责人说。江南片区是梅 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常住人口30多万(含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区),但该区域尚无1家上规模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依托省级资源 建一流医院
目前,两所医院都已完成概念性规划,医院的投资方与市政府都已签订了《医院建设合作协议》 ,成立了医院筹建工作协调小组,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医疗机构设置审批。
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设置床位1000张,预计2018年完成并投入运营,至2025年全面完成医院建设。总投资19亿元中,2016年拟拿出7亿元,进行地下室、门诊部、医技楼和住院楼的建设。医院的发展将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并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项目还将邀请广州医科大学共同参与建设。
芹洋半岛片区医院的资金已筹措到位,预计至今年底完成投资5600万元,到2016年预计完成投资3.5亿元,进行规划、设计、基础工程建设。目前,医院已完成首期31亩供地,预计第一期到2018年完成设置床位800张并投入运营,第二期到2020年全面完成医院建设。该医院的建设将以嘉应学院医学院为基础,以南方医科大学整体资源为支撑,大力依托广州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北大方正医疗集团,建成一流医院。
两所医院以立足梅州城区,服务整个梅州辖区、闽东、赣南、龙川、揭阳等地,辐射潮汕、福建、江西等周边地区为目标,将为梅州市及周边地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他山之石
中山火炬学院“火”在哪里?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职学校,如今却成为国内闻名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典范”,它的“三元主体”办学平台,很好地将政府、学院、企业三方组织起来,推动高职院校、企业的快速发展,共同服务于当地的产业经济。如今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正处在筹建之初,它的成功经验或许值得借鉴。
“三元主体”合作办学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位置优越,被七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上千家规模企业所包围,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势被利用得淋漓尽致,该校充分利用政府力量,主动、自觉地对接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政府、学院、企业紧密联动,逐步搭建起“三元主体”办学平台,政府、学院、企业三方人员共同组成校区管委会,极大增强了校企协作的效率。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实训校区是该校的一大亮点,这是“政府牵线搭桥,校企同台唱戏”的杰作。实习实训校区占地2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进驻企业多达20多家,2011年实训校区生产总值就突破了5亿元。这是以学院为主体,集生产、培训、实践教学、服务、研发、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新型实训基地,搭建了‘三业对接办学、三轨并行育人’的实践教学平台。学院各专业以此平台开展了多项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重点推行实施了以‘五段式’岗位实习实训为主要内容的实战化教学,初步形成了校企深度合作的‘中山火炬模式’,在校企合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这一平台上,校企双方根据学院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对口企业,将场地、设备、资金、技术、专利、人才划分成若干股,分别由工业开发总公司、学院、入驻企业选持股份,持股方按一定比例分配红利。这就是学院创立的“多形式参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有了好的平台,还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了吸引人才前来任教,中山高新区管委会可谓诚意满满。《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实施办法》规定:凡是中山高新区辖区内各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到火炬职院兼职任教,均可申请从6000~20000元不等的政府奖励津贴。这项津贴,是政府在学院年度预算之外,额外增加的特殊津贴,总额高达1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