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部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6)》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报告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医院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医院数量尤其是非公立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医院的总体规模如实际开放床位数、医院员工数、医院固定资产等不断扩大,医院的服务能力如年门诊量、年出院量、年手术量不断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持续提高,平均住院天数则持续下降,床位使用率控制日趋严格等。在总体扩张的同时,医院发展仍呈现不均衡的格局,体现为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省内医疗资源不平衡、公立强非公弱、西医强中医弱等特点。
报告推出中国医院竞争力2015年度排行榜。“四横三纵”榜单包括县级医院100/500强,地级城市医院100/500强,省会市属医院100强,顶级医院100强;非公立医院100/300强,中医医院100/500强,省域医院(每省)30/50强。
各层级医院发展差异明显
2015年顶级医院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分布上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入围医院数量最多,排名靠前。顶级医院 绝大部分来自直辖市、省会城市,共有95家,其余5家来自人口密集的地级市(青岛、苏州、徐州、大连、温州,主要是因为这些医院都是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
报告指出,顶级医院100强的名次分布与当地经济人口数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名次靠前的医院之间竞争力差距要大于靠后的医院。从指标层面上看,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顶级医院100强中高校附属医院的平均竞争力较强,百强占比高,相比之下顶级的非高校附属医院比例小。顶级医院100强与其他榜单的交叉部分少,省部级的综合性医院是顶级医院群体的主要组成成员。
省会市属医院是位于省会城市的第二梯队医院。省会市属医院生存的压力并不大,运营的规模不大,总体竞争力水平百强不如省部级医院,甚至部分医院不如地级城市医院百强,因为地级城市医院百强基本是当地的领头羊。
地级城市医院是中国医疗体系的塔体,是各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代表。地级城市医院作为省部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的夹心层,其发展并没有受到重视。多年来的地级城市医院发展仍保留着东强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百强地级城市医院的数量要超过中部和西部,排名位次同样高于中部和西部。
县级医院是中国医疗体系的塔基。新一轮医改首先从县级医院开始,先试点,然后全面推开。 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据统计,全国综合县级医院有6000多家,等级集中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之间,大多数为二甲医院。
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
非公立医院前十位整体格局保持稳定。综合性医院实力仍然优于专科医院,改制医院数量在不断增加,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东部入围63家,中部入围28家,西部入围9家。非公立医院东部入围比例低于其他层级医院。这一现象与公立医院略有不同。
非公立医院入围数量最多的是广东、江苏和河南。广东非公立医院主要集中在东莞、佛山,共有三家医院入围中国非公立医院前十强。其次是江苏。第三是河南。河南入围数量多主要是因为河南是公立医院改制的重镇,洛阳、许昌、新乡等地均有大规模的改制行动。
公立医疗资源最好的北京、上海,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非公立医院的壮大首先从二线城市开始,一线城市医疗资源丰富,专家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难以与之正面抗衡,出现所谓“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
在国家医疗总体规划下,公立医院是主导,非公立医院是补充,因此,非公立医院的发展路径必然迥异于公立医院,单纯模仿公立医院的发展道路只会让非公立医院发展越来越困难。
差异化、专科化是初期非公立医院发展的优先战略,总体策略仍侧重避免与公立医院正面竞争,专注蓝海,采取补缺者的战略。在做好专科的同时,不断梳理良好的医院品牌,为未来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非公立医院需要采取的是侧重消费的医疗项目,例如口腔、妇产、男科这些对环境、服务等就医体验要求较高的专科项目。综合性医院自建的时间较长,品牌的培育周期较长,因此如果发展综合性医院,宜采取改制的方式把公立医院转变为非公立医院,特别是对城市医院、国有企业医院进行改制。
公立医院满负荷,三级医院超负荷
病床使用率是衡量医院资源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医院床位使用率为87%,2014年为88%。总体而言,医院床位使用率保持稳定。
2010年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0%,2014年为92.8%,非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是59%,2014年是63.1%。非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增速在提高,但和公立医院相比差距明显,非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