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 > > 建立治理长效机制,让“号贩子”无立足之地

建立治理长效机制,让“号贩子”无立足之地

发布:2016-03-02 09:03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情况”。北京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会集中精力把市属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做微调,对于打击

  导语:近日,北京市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情况”。北京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会集中精力把市属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做微调,对于打击号贩子八项措施的一些落实情况,将纳入到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去。针对市属医院年内取消现场放号一事,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在医院现场设置自助挂号机等设备,并安排志愿者帮忙完成预约挂号程序,不会造成中老年人挂号负担。

  

建立治理长效机制,让“号贩子”无立足之地

打击号贩子纳入考核是政策补漏

  号贩子分为不同层级,有的是雇人排队挂号,有的是利用设备秒抢,还有的是利用内外勾结。在此过程中,医院在挂号现场和预约平台的筛查工作,对打击号贩子不可或缺。从大量案例看,很多黄牛早已“名声在外”,其行为也并未隐秘,医院方面当早有察觉,及时向警方报案或提供线索。同时从发挥自身功能层面出发,也可设立警务室或专门的防控机构,像电商那样主动打假以净化市场。怕就怕,号放出去后就不问不闻,甚至对内外勾结默许纵容。

  既然号贩子的存在和对其打击,跟医院紧密相关,那么以目标考核作为促进手段,明确其相应的主体和辅助责任,就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对整合打击资源也很有必要。是的,打击号贩子要治本,但治本重要不意味着治标就没必要,就打击谈打击,就预防谈预防,把眼下的前端打击工作做好,也是治理号贩子的重要一步。

  

建立治理长效机制,让“号贩子”无立足之地

打击号贩子,医院是主心骨

  需要医院本身的行动来坐实

  任何打击号贩子的政策,要么必须在医院范围内落地为行动,要么需要医院本身的行动来坐实。比如加强院间合作与转诊,无论卫生部门怎么呼吁,最终还是要通过医院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这一设想也得通过医院管理方式的调整而成为现实。有关部门出台的措施,只是给出了一个方向,具体落实还得依靠医院来进行。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医院管理上的漏洞待解决

  号贩子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挂号方式有漏洞,这一漏洞很可能就是医院管理上的漏洞。要补上这些漏洞,最清楚情况、最方便调动资源的医院无疑是最佳主导者。号贩子常用的把戏,是通过虚假身份证号先抢了一大批专家号,囤积高价销售后,约定时间退号让购买者挂号。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可调整系统,对接公安部门数据库,使得编造的身份信息再无用武之地;二可调整挂号规则,比如限制同一账号一天内挂号、退号次数,或者退号后采取不定时放出而不是立即重新放出的方式,切断黄牛号的“再流通”条件。这些改变,都必须在医院的主导下才能进行。更不用说,一些号贩子是靠着“人脉”囤号,换句话说就是走后门、“金钱开道”。医院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对与黄牛勾结的工作人员实施“零容忍”,都是必要之举。

  

建立治理长效机制,让“号贩子”无立足之地

打击号贩子当双管齐下

  必须建立常效机制

  一是医院挂号要实行实名制,并且严禁转号,对购买转号的患者,一律不予诊治;二是是卫生部门可以建立号贩黑名单制度,对发现的号贩,除对外公示外,还要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在该医院挂号的资格;三是在医院显眼位置公布举报电话,一旦发现有内部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给予患者最便捷的监督渠道;四是医院和警方可以在敏感窗口设立视频监控设备,对挂号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五是医院要与警方建立联动机制,必要时,警方可以在医院设立打击号贩的专门警务室,以便医院能够与警方及时对号贩进行快速打击等。

  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诸如要建立医疗机构间层级转诊网络,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间的转诊机制。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群众举报制度等内容,都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的问题,非医院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所以,这些工作重在流程顺畅,而非考核医院。

  我们还应该看到,号贩子现象越严重的医院,其医疗质量往往越高,医疗管理反而越规范。对于他们,更应该在制度上加以保护,为他们积极投身医疗工作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将号贩子的治理工作纳入他们的考核体系,对这些医院可能并不公平,还可能干扰他们当前的质量考核体系。总之,治理号贩子,重在重新打造一个合理的就诊体系,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而不是给医院增加几个考核的指标。

  (据光明网、新京报、广州日报、荆楚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