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号楼楼门朝西,每层楼都是长长的楼道,所有房屋都在楼道东侧,西侧是墙,墙上用玻璃隔着,窗户很低,站在楼道里就能从窗户上看到外面的情况。楼道很窄,墙皮脱落得很厉害,楼里堆满了旧家具等物品,从楼道一头走到另一头,要时不时绕过楼道里堆着的杂物。
老吴说,刚退休的那几年,自己还和邻居家开家庭旅馆的年轻人吵过架。当时一个邻居家把房子租出去了,租房的是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但是没想到,这小伙子把房子改造成家庭旅馆。老吴进去过一次隔壁的家庭旅馆,一个两居室,硬是用板子隔出来六七间,还都是上下铺。房间里大概可以住十多个人,满地拉的电线,插了好几个热得快。连家里的煤气热水器都是从外面收废品的老头儿那儿买的。
老吴很担心这样的家庭旅馆带来的安全问题,“你说这有多少安全隐患,我们这楼里发生过着火、煤气泄漏这些事儿,都是家庭旅馆发生的,这是给我们埋了个定时炸弹啊。”
除了安全问题,更让老吴这些老住户们不满的还有卫生问题,他所说的那次吵架,是因为出租屋里的孩子,有一次他出家门,看见邻居家租房子的孩子在楼道里大便,之前好几次他在楼道里见到屎尿,他认为可能是家庭旅馆的人弄的,但一直都没有说什么。“你说他家里住那么多人,卫生间却只有一个,不够用啊,可能就趁没人在楼道里解决了。”因为这个,老吴去跟隔壁邻居家理论,然后和邻居家的年轻人大吵一架,“也说了也吵了,但这事儿,杜绝不了。”
李女士也是这栋楼里少有的“原住民”,说起楼里的家庭旅馆来,她也是感慨很多:“怎么说呢,要说人家生病了来看病,想找个便宜点的地方住,也不能说都是人家的不对,但是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少烦恼啊。”李女士一家三口住在这儿,家里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女儿。“有时候很晚了,我们都睡下了,他们从医院回来,走错门来敲我们家门,在门口喊门,好多次了。”李女士说,“楼道里还有人吐的,喝多了酒在楼道里又哭又吐。”她遇到过一个中年男子,晚上12点多了在楼道里吐,她后来知道,那男子家里人在阜外医院看病,“可能是病重,再加上经济压力大所以喝酒解压吧。这种事儿不是一次两次了,吐了也不收拾,就吐在家门口,又臭又脏。”
“这楼还能治理好吗?”李女士站在楼道里,不时有人从她身边走过,她侧着身子给让个路,“这来来往往的人,都不认识。”楼道里玻璃破了,一阵风刮起来,李女士收紧衣服:“这149号楼不是以前的149号楼啦,现在一说起来,多少人都知道,是阜外医院家庭旅馆在的地方。”
“我知道他们嫌弃我们”
而对于老住户们的看法,朱洁说她其实早就知道楼里的人嫌弃她们这些租住家庭旅馆的人,“我也不愿意住这儿,我也想早点回家,但人生病了你总得给他看病吧。”朱洁说,等公公的病好了,他们马上就回家,出来这么长时间,她想家里的孩子了,她还要好好睡一觉,不用担心被出租屋里嘈杂的声音吵醒,再也不用忍受狭小的空间里那种压抑的感觉。
正在朱洁说话的时候,两位拉着行李箱的女士被一名中年女子带领着走进楼里。拉行李箱的女士说,自己的小女儿先天性心脏病来北京做检查,自己和大女儿先来找房子,“便宜,距离近就行,方便我照顾我女儿。”
中年女子带着母女两人上到8楼:“一晚上120元,住的时间长的话还能便宜。”“我们住的时间长,一星期以上,100元行吗?”“一星期的话100元可以。”拉行李箱的女士三言两语就把房间定下来了,她对记者说:“只要干净点就行,别的没要求。”
“北京消费贵,想住好点的宾馆,一个星期就得两三千,哪住得起,我小女儿要做手术,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她把行李箱放好,打开窗户说,“也是为了孩子,住在这儿方便天天去医院。”
说法
物业:禁病人家属坐电梯为维护原住户利益
据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跟居委会、居民进行过多次沟通,贴出这张横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原住户的利益,小区将实行刷卡进电梯,给每户人家发放电梯卡。户主可以办卡,2015年12月9日之前,住家庭旅馆的人还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但是从12月9日之后,对于家庭旅馆物业会不给他们续卡。另外,电梯卡对所能乘的电梯也有限制,比如住户家是在10楼,那只能乘坐到10楼。
物业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与居委会、小区居民的沟通,他们现在基本上摸清了哪些是开家庭旅馆的,哪些是原住户。原住户乘坐电梯不会受到限制,租户将会有限制,后面他们还要再贴一些标语,比如没有电梯卡不要进入电梯等,“现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限制,具体效果怎样还要等等看。最难的是那种又开家庭旅馆又在这儿住的人,这种情况确实比较难处理。”
延伸
开办家庭旅馆或违规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旅馆属于特种行业,根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申请开办旅馆,应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经当地公安机关签署意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准开业。同时,旅馆接待旅客住宿必须登记,登记时,应当查验旅客的身份证件,按规定的项目如实登记。违反规定开办旅馆的,公安机关可以酌情给予警告或者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未经登记,私自开业的,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北青报记者在小区内询问多位租住家庭旅馆的租客,其中,有租客表示入住时并没有登记过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进房间后交了钱就住下来了,没有登记过什么。”一位租客说,“家里住的其他人我也没见登记过什么。”
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高语阳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