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
闫鹏飞
与通信等行业“热闹”的出海相比,中国医药产业似乎在全球的版图上无立足之地。
“我们在美国旧金山有几个实验室,每个团队有几个人,和当地高校有些合作,而在国内则组建了一个40到50人的团队,将海外研发成果转接、放大,目前已经有一些药物在中国进入临床试验。”
在复旦大健康论坛上,当谈到国内药企如何国际化时,复星集团副总裁兼复星健康控股总裁陈启宇谈到了“研发前置”海外。
虽然从规模上、资金上,中国药企的海外实验室没法与跨国巨头在中国的“据点”相比,但至少有多家中国药企已经按照类似的思路在做,比如恒瑞医药。思路很清晰:早期研发在海外完成,而动物和毒性试验,以及临床等后期工作在中国进行,先申请在中国上市,然后再申请到欧美上市。这样可以保证研究成果的相对前沿。
不得不说,中国药企现在借力海外资源研发上,方式已经越来越高级,已经不再简单局限于购买授权,即购买中国或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国家的专利使用权、专项药物或生物技术等。
除了海外建点,直接收购、参股海外公司的情况在近些年也增多了。这种方式,不仅控制生产平台和业务管理团队,而且可以直接拿到现成的研发项目,而由后者产生的收购动因可能更大。
中恒集团控股子公司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就进行过这样一则颇具眼球的跨国交易。2014年8月,在单日内,其以1100万美元入股了以色列两家药厂,分别名为Oramed和Integra。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位列全球第一,糖尿病相关的药物需求巨大。中恒集团是看中了两家以色列药企的糖尿病药物和研发项目,通过收购积极布局糖尿病药物领域。
当然,不仅是基本没有为全球贡献超级品种,中国药企的制造在国际化上亦迟迟不能破题。
陈启宇说,中国企业有非常高效的生产制造,其实可以发挥相对低成本优势,以进入欧洲、美国等市场,但这块市场还是比较偏于空白。
看一个数据,2014年,中国西药类产品出口额为313.70亿美元,而进口额为262.37亿美元。但事实不是仅这两个数字反映的贸易顺差这么简单。
因为和多少年来的问题一样,中国卖出去的都是原料药,2014年出口额占比高达82.43%,而成药占比仅为9.37%。而买进来的东西则一半都是成药。
中国药企的现状是,能在欧美完成注册的药品并不多,而且生产的硬件条件都难符合先进国家的水平。年初,国内多家制药企业欧盟GMP检查失败的消息引起行业关注,包括华北制药、普洛药业等上市公司都在此次检查中未能通过。而该项认证的失败,意味着公司相关产品将无法正式进入欧盟市场。
作者系早报记者
yankang6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