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药企为何治不了自己的病?)
南方健言堂
做好药为的是治病救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但是在制药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好环境,使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其结果又危害着人民的健康。
20日,上市公司华北制药发布公告,透露公司及石家庄市内子(分)公司按市政府要求全部停产,复产时间待定。此事带出河北“超常治霾措施”,包括华北制药在内的石家庄多家药企被要求无限期停产,这其中还包括石家庄制药集团、神威药业集团等在业内大名鼎鼎的企业。
这些名企对当地的经济影响力非同一般,被视为核心产业,城市名片。即便如此,在环境恶化的压力下,还是被果断停产。环境恶化,让人窒息的雾霾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当人们都要为每一次的呼吸担忧时,可以想象情绪恐怕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此事一出,群众叫好,业界哗然。
多年以来,药厂污染丑闻就不断,2009年起,陆续有媒体曝光由哈尔滨医药集团公司制药总厂超标排放污水和废气,导致哈尔滨市哈西地区被一种怪味笼罩,“夏天不敢开窗,出门要戴口罩”成为当地夏日里的特殊现象,扰民现象持续数十年,直至2011年才被勒令减产或停产。
2014年底央视曝光山东“鲁抗医药”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后,随后又曝出河南省南阳市的制药企业偷排问题,严重污染甚至达到了逼跑孕妇,地下水烧开变“面糊”的恶劣状况。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涉事药企废水化学需氧量、色度超标,药企工艺废气排放所致恶臭气味严重,井水中高锰酸盐超标。
做好药为的是治病救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但是在制药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好环境,使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其结果又危害着人民的健康。
有人调侃,“前门制药治病,后门排污致病”是我国不少药企的一个真实写照。
可能有人不禁要问,同样是制药企业,为何国外一些制药企业没有污染困扰?
实际上,与国外制药企业相比,我国制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制药企业以前粗放型的生产中环境问题比较大,现在国家对此重视了,很多企业都在改进中,只是有些企业还没有做到位。
站在企业角度,还有个突出问题,药品招标的主旋律是降低药价,砍掉药企的利润,在盈利的压力下,药企投资解决污染问题的动力就不会强,甚至会冒险非法排污。而日渐恶化的环境是健康的最大威胁,然后看病成为普遍的负担。如此一来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怎么破?
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或许可以加大增加政府投入,或许应该用重典严惩污染,或许通过治理排污淘汰掉一批不合格、缺乏实力的中小制药企业等等。总之,药厂关停只是暂时,只是治标之举。
李劼
(原标题:药企为何治不了自己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