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贝达药业:做中国人自己的抗癌药

贝达药业:做中国人自己的抗癌药

发布:2015-09-24 13:41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目前企业启动在研新药项目20多个,其中1.1类国家新药9项,都是针对发病率高、对健康影响大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

  目前企业启动在研新药项目20多个,其中1.1类国家新药9项,都是针对发病率高、对健康影响大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等。2013年底,继埃克替尼后的又一1.1类新药向国家药监总局提交临床申请。

  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约3万名晚期肺癌病人使用凯美纳,服用6个月后享受终身免费用药的患者7175人。

  一种名叫“凯美纳”的我国一类新药的问世,是贝达药业研发创新的一个生动注解。“凯美纳”不仅是对中国仿制药的颠覆,更是百姓实现肺癌治疗梦想的可能。贝达药业点燃了中国生物制药的火焰。贝达药业12年的创新创业历史,展示的是一次改变中国制药行业面貌的创新征程。

  这是一颗圆状红褐色药片。

  正是这个小精灵,成为肺癌患者生存的希望。

  第一个使用的患者是一个其他肿瘤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病人,用后第一个星期症状明显改善,一个月后肿瘤明显缩小,开始下床走动……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约3万名晚期肺癌病人使用凯美纳,服用6个月后享受终身免费用药的患者7175人。

  一粒药,包含着故事,也包含着历史。

  12年的创新历史,展示的是一次改变中国制药行业面貌的创新征程。2011年夏天,生物制药的火焰在贝达药业点燃——

  一种名叫“凯美纳”的我国一类新药的问世,带来的不仅是贝达药业的财富,对中国仿制药的一种颠覆,更是百姓实现肺癌治疗梦想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动情地说:这是“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从仿制到创新的历史性转折。

  奇迹只是过程,坚守才有结果

  研制新药难,研制一类新药难上难,10年创新历练,不曾退却,始终坚守……“凯美纳”成为丁列明和贝达药业研发创新的一个生动注解

  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有敬畏之心,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尊重企业的发展规律,把创新融入其中,不断深化对企业的认识,对创新理念的认识,不断激发出创新活力。

  丁列明就是如此。

  站在今天的高点,如何认识初创期的贝达药业?

  丁列明说:“是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耐得住寂寞的意志和坚守。”

  研制新药难,研制一类新药难上难。丁列明和团队正是凭着创新精神,10年创新历练,不曾退却,始终坚守……“凯美纳”成为丁列明和贝达药业研发创新的一个生动注解。

  丁列明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科大学),后留学美国,在阿肯色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怀揣着“做中国人自己的抗癌药”的梦想,丁列明和创业伙伴王印祥博士回国创办了贝达药业,开始了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的研发。

  “初创期,我们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当时条件很差,在北京租了实验室和设备进行裸鼠试验。这种裸鼠没有免疫力,我们把人的肿瘤移到老鼠身上,进行药物治疗试验。”

  “研发最难的是设计、合成并筛选出有效的化合物,进行疗效、安全性验证……”

  试验、建立、推翻、再建立……在惊喜与沮丧的交织中,丁列明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克服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找到了一个稳定、疗效好、安全性好的候选药物化合物。

  “随后,要展开多次的临床前研究,就需要大量化合物,但一时放大不出来。记得我们前后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仅成本就上百万,经历多次失败,当时我们压力很大。”

  面对困难,顶住压力,他们找出原因再试验,重新设计路线,解决一个个困难,终于合成出足够的量,去做下一步的研究。

  2005年10月,他们完成了盐酸埃克替尼(也就是“凯美纳”)的动物试验,即临床前研究。

  临床一期主要是观察药物的安全性,需要剂量爬坡;二期在病人身上进行疗效和治疗剂量探索。2008年,“凯美纳”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选择了易瑞沙做头对头双盲比较试验。从全国27个医院选400个晚期病人,其中200个服用“凯美纳”,200个服用当时市场上最好的抗肺癌药,一颗价格高达550元,光买对照药就要2600万元。

  然而,此时企业却遇到前所未有的财务困难,为完成Ⅰ、Ⅱ期临床研究,早已债台高筑。为启动Ⅲ期临床和生产基地建设,需增加8000多万的投资。但此时金融危机来了,公司陷入困境。丁列明和创业团队成员抵押了所住的房子、贱卖了股票,凑的钱只够支付银行利息,研究的钱无从着落。此时,余杭区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予1500万元的支持。

  2010年6月15日,当传来治疗组的疗效和安全性都高于对照组时,丁列明情不自禁,很少喝酒的他和同事在西湖边都喝醉了……

  2011年8月12日,是一个书写“贝达药业”历史的日子。这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凯美纳”成果发布会……

  在国外,研发一个一类新药的投入是15亿美元,而贝达药业(在国内市场)仅1.5亿人民币;在国外,研发的时间一般在13年左右,而“贝达药业”用了10年的时间。

  贝达药业创造了中国制药行业的一个奇迹。

  丁列明说,奇迹只是个过程,坚守才有结果。

  竖起中国生物制药一面旗帜

  “凯美纳”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全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上,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发表中国研发新药的临床研究

  10年出一药,“凯美纳”横空出世。

  此时丁列明眼里的贝达药业:“是一面旗帜。我们的创新无止境,引领更重要。”

  丁列明的底气在于“凯美纳”为世界所关注。

  2012年,“凯美纳”被列入美国权威机构发布的新药研发年度报告,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机构认可的中国创制新药。2013年8月13日,“凯美纳”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全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The;Lancet;Oncology》(《柳叶刀-肿瘤学》)上,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发表中国研发新药的临床研究。该杂志同时刊发编者按,称其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抗癌药,开创了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制的先河,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凯美纳”还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的“专利金奖”。

  贝达药业成为中国生物制药领域一面旗帜。

  旗帜意味着创新无止境。目前企业启动在研新药项目20多个,其中1.1类国家新药9项,都是针对发病率高、对健康影响大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等。2013年底,继埃克替尼后的又一1.1类新药向国家药监总局提交临床申请。

  丁列明说,全球一批优秀人才正在向贝达药业集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