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块的药医生能抽走30块
台海网(微博)8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继葛兰素史克案后,日前上海有关部门又对强生(中国)医疗器材做出处罚,将医院里的种种黑色链条暴露于阳光下,引发各界对医药销售黑幕的普遍关注。厦门情况又是如何呢?“一盒60元钱的药,医生可能就要抽成30元;想让药品进入患者手中,上下打点是必须的。”昨日,厦门药品代理人士透露,除了抽成、回扣外,药代还得为医生创造旅游机会、报销差旅费用、招待朋友,甚至帮忙发表论文。
真黑!开盒药回扣最高五成
医代行业有句行话:“光给钱不行,但不给钱肯定不行。”说到底,要让医生在众多同类药品中,开某个品牌的药品,钱是必须的。
余力刚在厦门医药行业混迹多年,深谙医院里各种门道。他告诉导报记者,药品销售基本都是代理制,代理商要经过医院多道关卡,才能让药品进入医院渠道,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药事委员会“点头”,过了这一关之后,就得在医生身上下工夫了。
“打通医生这一环节,药代各有招数,但不论怎样钱都是必须的。”药代徐俊说,给钱的方式有很多,除初次见面、逢年过节的红包外,最大部分就是药品抽成,目前的行规是20%-30%。
“两到三成是平均水平,一些心脑血管的西药、中药、中成药提成更高,甚至可达50%。”余力刚直言,60元钱的药,有时医生提成就要30元,尤其是中成药、临床试验不够彻底的、治不好又吃不死的,回扣都很高。
医疗器械的回扣更是高得惊人。据外地媒体报道,强生案调查中,一台韩国产超声诊断仪160多万元,给院长的“好处费”高达30万元;合资的心脏固定器市价2万元,给医生的回扣就有3800元。
真累!请吃请玩还要帮发论文
虽然“钱是必须的”,但“只有钱也不行”,因为有些医生不差钱。余力刚的经验是,要和医生“交朋友”、讲感情。
余力刚给导报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前不久,厦门会展中心召开了一场医学会议,前来开会的,除了北京、上海的名医外,还有某品牌的几名药代,药代们在鼓浪屿租了别墅,会议间隙,与医生喝酒、吃饭、聚会,不亦乐乎的同时,奠定了和医生的朋友关系。“从认识医生到让医生肯拿抽成,其间有很多工作要做。”徐俊说,如每1-2个月请医生出去玩一下,寒暑假请他们的家人旅游一番;医生来了客人,帮忙安排酒店、食宿;小孩上学送点礼物,朋友找工作帮忙推荐,这些都是“常规项目”。
不仅是这些“人情活”,余力刚透露,有的医生喜欢参加学术会议,医代就要帮他们解决差旅问题;有的需要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药代就要帮忙找人、解决版面问题;有的医生,索性直接要求药代帮忙弄一篇论文,药代只好找“枪手”。
除了这些内幕外,网友“水水百合”还抱怨:“这个行业不好混,不受人尊重,有些医生道德败坏,提出的要求千奇百怪,我做过两个月的医药代表,居然被医生拍屁股,恶心透了!”
真亏!最终买单的还是患者
事实上,不管是给医生抽成,还是做那些“人情功夫”,费用上的支出都不在少数。余力刚说,他们的支出和薪水从药厂拿,而药厂的利润自然要从患者来,最终买单的还是患者。
而从近几年曝光的案件中,这种现象便可见一斑:一台美国品牌的彩色血流图成像系统以98万元的价格卖给医院,送给院长的回扣就达10万元。各种“好处费”最终由患者买单。
如今,余力刚已经离开了药代行业,“水水百合”也投身另一相对单纯的工作,但不可否认,“黑色内幕”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滚滚如潮的患者,一张张缴费单据中,又有多少是用来消化商业贿赂的“黑色成本”?
为此,有专家认为,医院、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医药定价、采购制度和标准,打破“以药养医”格局,增加监管,才能铲除回扣空间,遏制不正当竞争,防止“黑色费用”最终以高价方式转嫁给患者。
关键是罚得不够狠
人们常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大家总是容易忽略下一句:赏罚若明,其计必成。
对于黑幕重重的医药行业,关键还是罚得不够狠。就比如葛兰素史克案揭开药价虚高黑幕后,强生又限制“最低转售价格”构成“垄断”,与它们的巨额利润、扰乱市场秩序相比,区区53万元的罚款,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同样的道理,穿着白衣、装着天使、享受着人们的尊重和信任、拿手术刀的医生,成了宰割患者的“刽子手”,关键还是罚得不够狠。
采访中,一些医代说,医生拿回扣、各个环节打点,几乎是行规,就算查了,人那么多也法不责众,大不了退点钱回去,大不了以后小心点,做得“干净点”。
违法成本太低,所以他们才肆无忌惮;自查意识太浅,所以才把制约变成保护;监管力度太软,所以才触不到他们的痛点……关键还是罚得不够狠。
想要真正肃清这个行业,关键还是要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