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馍馍谁都想吃,但也并不是谁都可以吃。
作为分类为农副产品的中药饮片在传统经济中农户可以种植,但随着现代中药业对其标准化的要求和惊人的市场需求,意味着,这块“烫馍馍”,并不是谁都可以吃得香。
中药饮片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可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
中药饮片处于中药工业产业链中游,是中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由上游中药材加工而来,可直接出售于临床使用;又可加工为中成药再出售。
中药饮片的市场矛盾点在于:受产地、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同一种类中药材的品质存在很大差异,价格可能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异;另外,中药材品质相差较大导致了同一品种的中药饮片具有多种级别,加上炮制工艺不同,进一步增加了加工后的中药饮片等级。
2017年以来,国家在不断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管。
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抽检、飞检信息以及曝光栏可以发现,几乎每周都有数十家中药饮片企业因产品检验不合格而上“黑名单”。
以最新数据为例,11月9日,宁夏食药监总局通报18批次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11月8日,河南食药监总局通报14家企业18批次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11月4日,黑龙江省食药监总局通报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动脉网梳理发现,自2017年以来,截至11月9日,食药监总局发布的17批次中药饮片抽检通告中,共有48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截至11月9日,食药监总局抽检不合格中药饮片类别占比
但是另一方面,中药饮片市场受益于市场巨大刚需和政策鼓舞,各大药企纷纷依靠雄厚资本加码布局,扩大产能规模,收购中小企业,将使得市场面临优胜劣汰,龙头企业将牢牢站稳脚跟。这也将使得中药饮片的规模化与标准化成为可能。
政策助力中药饮片产业超常发挥
今年4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做出了进一步的指示。
通知要求,9月30日前,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但中药饮片除外。
另外,到2017年底,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占比总体要下降到30%左右,但中药饮片不纳入统计。
另外,为破除以药养医,推进医药分开,2016年起各省市医疗机构陆续取消以往药品批发加成15%销售的政策,实行“零加成”制度。“零加成”政策使医院利润大幅下降,大量医院面临亏损。
但是中药饮片是唯一被排除在该政策之外的药品种类,仍然享受药品加成,引起了医院的广泛关注。医院为减少损失,将增加中药饮片使用量。
多家公立医院还发布文件鼓励加大不受药占比限制的中药饮片的处方量。由于中药饮片终端售价不受加成定价的限制及成本不断上升,医院和企业具有联合推升价格的意愿,或在行业内形成量价齐升的趋势。
有机构对部分率先实行零加成政策的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政策实行后中药饮片使用量同期增长30%以上。因此,随着零加成政策的全面铺开,医院对中药饮片的使用量将会明显增加。
根据《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数据显示,中药材投资方兴未艾,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专项,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