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应该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中有长三角和珠三角,但结构还不平衡,京津冀具备后发优势:京津冀地区人口1.1亿,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且劳动力等要素有成本竞争优势。
“联防联控”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3月下旬,“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国华北京热电厂关停全部燃煤机组。迄今为止,北京四大燃煤电厂已关停了三个。
为了“北京蓝”,2017年北京市承诺燃煤总量将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左右。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雾霾治理的“联防联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之下,少了彼此“抱怨”,“机遇”一下多了起来:三地有望构筑“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同体”,将北京、天津、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衡水、唐山、沧州、廊坊划为重点控制区,这些城市中多个在全国雾霾污染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则划为一般控制区,对PM2.5年均浓度等主要污染物划定“大气环境红线”。
“今后,既有的治理标准还会不断提高、不断加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说,还会建立区域协调管理机构、跨区域环境考核体系。
事实上,治理天、地、水,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
水资源保护对京津冀尤为重要。统计分析显示,京津冀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九分之一,70%的供水靠抽取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华北地区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已达6.4万平方公里。
未来,河北承德、张家口地区将打造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这两个地区建设10万亩生态水源保护林的工程今年开始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白洋淀和衡水湖国家湖泊生态修复、滦河流域综合整治、引黄入冀补淀等重点生态工程同时推进……
“协同治污”是保水的另一项重要举措。今年4月颁布的“水十条”中,“京津冀”一词出现了13次。“即使伤筋动骨,也要实现环境质量脱胎换骨。宁可牺牲一段时间的GDP和财政收入,也要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表示。
作为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的重要环节,造林“运动”正在京津冀区域展开。三地正加快构建绿色生态结构布局——共建平原生态廊道、加快推进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建设。
“未来,北京平原地区的森林湿地将与天津、廊坊、保定三市规划建设的森林湿地有机连接,形成京津保地区大尺度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告知,至2020年,北京将在与天津、保定毗邻的房山、大兴、通州等区域,新建湿地3000公顷;在张承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永定河、潮白河、官厅水库区域恢复湿地8000公顷……
“未来,这道生态屏障将推出更多跨区域的长城游、山水游、古镇游,将这些区域打造成‘绿色旅游风景线’。”北京市延庆县新能源与循环经济办公室主任刘宗明说。
生态治理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治污投入如何解决?
三地所处不同发展阶段,人财物力悬殊,属地管理权限约束又使得大气治理的资金没法放入一个盘子,给“同步”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北京栽两三米(高)的树,我们只能栽二三十公分的小树苗。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我们造了不少低质低效林,我们丰宁就有80万亩树林亟须改造。”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何万义的一席话,反映出北京周边不少地方的现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区域,需要尽快制定统一政策和标准,对控制项目开展区域联合统计、监测、检查、考核和奖惩,并推进税费改革,将环境税作为区域共享税征收,将共享税的大部分用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同时要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