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中药材市场可谓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对中药材行业来说,是今后我们在回顾历年行情时不得不列入里程碑、大加评论的一年。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的中药材市场在经历了十年最低谷的高位反弹后,创造了多个行业之最,如价格指数达历年最高水平,多个品种价格屡屡突破历史高位,这样的行情更是引起了大型医药企业和国内外投资团体的关注并参与其中。
行情普涨创多项纪录
现回顾中药材全年的行情,我们基本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2009年1~3月,冰点期。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走势等因素影响,这个阶段国内中药材市场整体行情跌入近十年来的最低点(见图2)。
第二阶段:2009年4~9月,回温期。其时,受整体行情回升及甲流第一波袭击等因素的带动,市场开始逐步回温,部分品种处于行情暴涨的前夜。
第三阶段:2009年10~12月上旬,经过不断预热和甲流蔓延扩大等影响,是中药材市场出现整体井喷态势,抗流感类药材价格一马当先,步步高升,带动其它类别中药材的整体快速回升。
第四阶段:2009年12月中旬以后,平静期。随着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和甲流第二波减弱,多个品种涨势得到遏止甚至开始回调,市场渐趋平静。
宏观经济影响整体回温
今年药材市场的整体回温与国家经济大势和医药经济走势相吻合(见表1)。近十年来,整个中药产业都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中药饮片使用量近两年更是保持着40%以上的增长量,高于国家整体工业增长速度。其中增长所产生的新利润主要集中在成药及其它延伸产业上,作为源头的中药材及饮片产业从中分得的红利是根据其在投料中所占比重来确定的。虽然有些产量大或供需相对稳定的品种可能几年的销售价格都不会发生变化,但这并不能影响药材市场整体上升的大趋势。
另外,今年政府、市场资金对医药、农业、物流、电子商务四大黄金投资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也释放出富余的资金,对中药材市场形成利好。同时,资源性产品的日益紧缺也引起的大型药企甚至投资团体的关注,例如今年某上市药企对三七市场的资本运作就取得了良好收益。
周期性回归的过度反应
近十年来,中药材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在9.5%~9.6%之间,略高于全国GDP增量。中药材行情每隔3~4年会形成一个涨跌周期。在这个周期形成过程中,最低谷后往往就是反弹最强烈的阶段。而行情达到最高值后,第二年在下落时又会形成一次高值阶段,即市场出现高位后第二年会延续一个相对的高价位期。
2009年这一波行情出现前,曾出现过一个超低谷,这个低谷达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按照规律,2008年本应是缓慢反弹期,但由于本年度受经济危机影响国家整体经济走低,抑制了这一波行情的出现。因此,2009年即使不出现甲流等因素,市场行情也应出现较大幅度反弹,按照近十年统计数据的规律,其合理反弹幅度应超过20%。
2009年11月出现近十年来价格指数曲线的最高峰并一直持续高位运行到12月上旬,属于行情超常规暴涨,是对周期性回归的过度反应。
流感、雪灾推波助澜
从行情走势分析,今年药市行情受“甲流”扩散程度影响非常明显:“甲流”平则药市平,甲流蔓延则药市亦随之火爆。有疫情就要有防控和治疗措施,有措施就需使用药品或药材。中医药恰恰被证明对疫症的防治中有明显作用,如“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方”一经推出都极大推动所涉及到中药材品种的需求量。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中成药企业较去年同期销售额增加了43%。究其原因,除正常的消费增长外,流感消费是其主要推手。同时,在流感大行情下,整体抗病毒药材供应链已极其敏感、脆弱。今年北方多个产区提前来临的降雪和寒流,使本已紧张的货源更是雪上加霜,反映在价格上,则是紧缺品种价位的快速上升。
流通增加暗里相助
前几年,由于整体行情走低,许多药材库存都存放于产地经营者手中。去年行情走暖后,中药材品种倒手率明显增加。货源从产地分散到产地经营者、市场经营者、企业乃至投机者手中。纵观市场,去年哪个中药材人手里没压着或多或少的库存?有流通就有产值,有环节就有成本。而人气越旺的品种就越容易升价,即使没有供需缺口,由于市场上普遍认为会涨,最后也会导致价格的快速升温。
原料升价的传导
去年底煤、电、气以及石化产品正在或已经开始酝酿升价,虽然国家统计局认为今年国内经济的通货膨胀预期正在降低(近两个季度物价指数尚有小幅下滑),全年物价指数涨幅应在2%左右。但农产品和其它原材料的升价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业。一般来说,粮涨药涨,粮降药降,行家认为,发展药材种植的周期性传导需要1~2年时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产地及经营者对这种变化反应更为迅捷和敏感,信心和价格意向很快就向销售端传导,导致药材供应价格迅速上升甚至“空涨”。
在行业内外多种因素合力推动下,今年行情整体趋升是必然的,但目前部分品种明显有泡沫成分在内,所以进入12月后,整体市场行情回调也为正常。除部分抗病毒和前期价格过低品种外,这些涨价品种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一些家种大品种产能已经过剩,今年消费量又没有明显增加,而价格也跟着整体行情节节上涨,有混水摸鱼之嫌;二是消费量确实有所增加,但多余产量和旧库存足以抵消这种消费增量,趁机涨价只是为了囤积居奇或趁行情卖个好价钱;三是投入资金垄断某个中药材中小品种货源,然后坐地抬价。以上这些品种虽然最终降价是必然的,但短期内仍会推高中药材市场的整体行情。
2009年中药材品种走势
去年中药材品种的整体走势与2008年相比,价格行情呈明显上升之势(见图1)。但从全年价格波动曲线来看,这种涨幅主要集中在下半年(12月下旬与元月初相比药市整体价格指数升幅高达64.79%,而7月1日到12月28日之间涨幅也高达40.9%),这种升势直到12月中旬才开始逐步回落。
虽然今年药材价格变化整体呈上升之势,但各个类别升幅差异较大(见图3)。其中花类、根茎类、果实子仁类及部分贵细类品种升幅明显,升幅最大的是花类,高达79.7%;果实子仁类紧随其后,升幅也达到了42.3%;而藤木类、矿物类及加工类相对平稳,但部分品种仍有小幅度上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整体下滑品种极少,从大类别来看,只有矿物类药材品种有0.7%的小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