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不久,中国医药(600056,股吧)界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热的“倒码”大战。
1月25日,因不满国家食药监总局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湖南养天和大药房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行政违法,称其“官商勾结”,强制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
2月20日,国家食药监局发文宣布,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
2月21日,为官方监管提供技术运维服务的阿里健康,宣布将向国家食药监总局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药品零售行业的巨头们仍不依不饶。
2月24日,老百姓(603883,股吧)大药房等19家药店发布联合声明,要求全面取消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要求阿里健康从药品信息化监管领域“彻底出局”。随后,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阿里健康与食药监总局成立联合工作组,以讨论药品电子监管网的移交事项。
2月25日,阿里健康再度发表声明称,让为19家药店对阿里健康进行“窃取数据、不公平竞争、绑架公权力”等莫须有的攻击,阿里健康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路缠斗,都是围绕“药品电子监管码”展开。什么是“药品电子监管码”?其实就是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给药品最小包装上面赋上一个电子监管码,相当于给药品一个合格且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实施电子监管以后,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系统上传信息,使得赋码药品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被实时监控。公众可以通过药品电子监管手机APP或电话、网站等方式,查询手中药品的真伪和来源是否合法。这是打击假药的杀手锏,可以一招致命,断其生路,让民众买到放心药。
这样一个电子监管系统应该说是造福社会的好东西,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个这系统追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促使药品生产企业严把质量关,客观上有利于企业长远生长,成就百年品牌;消费者借此买到放心药,维护自身的权益。而且,这套系统可以厘清药品的流通环节,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中药品加成、二次议价、医生拿回扣等问题,解决民众“买药难,买药贵”的问题。
据悉,日本早在2006年就发布实施了处方药电子监管码,给日本的医疗带来诸多好处:一是防止药品和医疗材料的错取,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过期提醒,并实现患者编号、药品医疗材料编号和看护人员编号互相核对的安全效果。二是为医疗单位、生产和流通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入库管理的效率和标准化,防止购买过剩或在库不足。三是确保可追溯,一旦发生不适情况,可以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防止患者的误用。
有论者提到,在监管更为严格的欧美国家,为防止犯罪分子销售假药,国家监管部门也在建立预防措施。目前,电子监管的标示义务已被制度化,条形码的信息需要向国家数据库中心注册。
这么好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为什么会遭到药品流通巨头的强烈抗议?还和食药监总局打官司?说白了,就是因为国内某些药品流通、零售企业通过“回收”、“洗白”、“分销”等一条龙的黑色产业链,赚足了黑良心钱,一旦建立起“覆盖生产、流通全过程、全品种的药品电子监管网”,黑色利益链条将无处藏身。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今年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就通过电子监管流向数据发现了一起二手药的违法事件。
不过,药品流通、零售巨头不会拿此作理由,其“倒码”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认为这项由国家食药监总局推行,由阿里健康运营的项目违背法律,二是“扫码”会增加企业成本。
确实,食药监总局之所以被起诉,主要是面对新的监管模式缺乏上位法的依据,甚至从理论上讲,这个基于大数据的监管,交给阿里健康这样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机构,确实难逃瓜田李下之嫌疑,存在阿里健康利用数据牟利的可能,这或许也正是阿里健康将药品电子监管网的移交食药总局的原因。
问题是,简单的移交就完事了么?没有,政府并不具备技术力量乃至缺少投入来运营或是升级系统,就算真正能运营或升级,付出的成本太大也不值当,纳税人未必会同意。
较好的办法,是既能将系统交由商业公司营运,又能划清政府职权与商业职权、政府数据与商业数据的边界,既实现公开公正的监管,防止商业公司垄断和利益输送,又能激发商业公司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如此,则完全可以将其外包给商业公司,只不过这需要修法跟上。
食药监总局将药品电子监管网收回而不能保证正常运营或升级,将是资产的巨大浪费,而阿里健康入主“中信21世纪”之后,为电子监管码投入了很多研发经费。如果说此前还担心电子监管码上线,对生产企业来说,需要改造生产线,增加贴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流通企业需要增加扫码和存储设备,等增加经济成本高的问题。那么,阿里健康对药品电子监管网基于云计算进行了技术架构改造,从网络、存储、服务器、缓存和分布是框架等全方位重构。虽然数据量增加了四倍,处理时间却缩短了20倍,能够做到随时供监管部门调取数据,提供实时统计分析,可以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等。
这是阿里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优势体现,原先饱受诟病的铁路订票系统——12306,经由阿里大数据和云计算改造,效果立马强出太多。假如食药监总局要将药监网移交给“第三方专业从事IT服务,但不涉及医药服务的企业”,阿里健康仍然是非常合适的选项。
政府应该合理地突破重重利益和法律障碍,让一个符合世界潮流,符合广大民众福祉的监管模式尽快诞生,而不是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 和讯河南微信公众账号:hexunhenan123
(责任编辑:张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