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麝香保心丸医院注册登记研究首场启动会在上海市召开。该研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牵头,将在全国范围内800家医院进行,预计首批入选研究的患者达到4万名,5年内累计入选患者20万名。该研究将为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据了解,药物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研究(PSS研究)、比较效果研究(CER研究)。CER研究是国际上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研究方法,最初由美国全国卫生理事会提出,于2009年正式启动,并于2011年引入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CER研究是RCT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其数据来源主要基于临床登记,也称为真实世界研究(RWS),是临床再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针对麝香保心丸开展的医院注册登记研究,是在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基础上开展的CER研究,主要评估其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该药继循证医学研究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项目,将为其实际临床应用提供大量数据支持。目前,该项目已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正式启动。
求医小链接:
麝香保心丸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现代研究又有了新进展——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促进血管新生。血管新生是一种机体对缺氧缺血损伤的代偿机制以及修复方式,治疗性血管新生通过某些干预,促进缺血心肌生长新的有供血能力的小血管,建立起有效的侧支循环,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麝香保心丸是第一个被证实能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中成药。
目前对于药物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麝香保心丸及红景天、当归、三七的提取物。在动物模型中发现麝香保心丸具有较明显的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通过对病人的心肌影响学评估也发现能改善缺血心肌血供。
麝香保心丸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增加心肌血管面密度,它促血管生成的机理与其能使内皮细胞表达并释放促血管生长因子有关。研究证实,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能促进缺血心肌处血管新生,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从根本上治疗冠心病。
从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来看,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方法安全有效并且方便易坚持,采用循证医学客观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效果的研究正逐步增加。